“检察+邻长” 服务群众在身旁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十户一邻、十邻一组、十组一片”的邻长制是我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我市检察机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探索“检察+邻长”工作机制,强化“检察为民办实事”的针对性、服务性和实效性,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我市检察机关坚持全市“一盘棋”工作思路,两级院均成立领导小组,构建“党组统一领导、政治部统筹协调、业务部门具体实施、全体干警积极参与”的上下联动机制,两级院召开专题会议30余次。主动与市、县邻长制办公室对接,联合印发工作方案,明确“检察+邻长”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做实“检察为民办实事”工作,围绕“司法为民解诉累、惠民利民保民生、服务群众暖民心”三个方面,制定20条便民利民措施,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在沟通联络方面,我市检察机关建立日常联络机制。融入检察邻长微信群,定期推送检察动态、普法宣传、疫情防控等信息,收集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全市113名“法治副校长”集中对接教育系统全部邻长,形成服务校园平安建设的“检察网”。召开“检察+邻长”座谈会15场次,征求意见建议56条。

另外,检察机关还建立网格包保机制,根据乡镇、社区数量及分布情况,合理划分包保区域,实现辖区邻长全覆盖。市院包保亳州高新区邻长,谯城、涡阳、蒙城、利辛县院包保辖区邻长。规定每名干警至少包保联系10个邻长群,通过了解民情、掌握问题,助力基层社区治理。围绕办好邻长身边事(案)定目标、提要求,让每名干警有责任、知任务。将“检察+邻长”工作落实情况列入检务督察重点,了解干警每月工作开展情况,督促邻长反映问题及时办结、反馈。

我市检察机关积极发挥检察职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检察机关开展了“进千村入万户大走访”专项行动。改“问题找上门”为“上门找问题”,主动走访全市88个乡镇、街道,解决邻长反映问题1300余件。涡阳县院在入户走访中,解决了邻长反映的安置小区无证售水机问题。蒙城县院针对邻长反映的问题,联合有关单位协调解决交通安全隐患、无物业小区没有路灯等问题。

全市113名法治副校长对接学校邻长,集中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谯城区院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后,一名受害女生主动报告受侵害事实,检察机关主动跟进,犯罪嫌疑人杨某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开展“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专项检察监督活动,立案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40件。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专项检察监督活动,立案公益诉讼案件79件。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督促相关单位修缮、更换窨井盖132处,拍摄“守护脚底下安全”微视频,被高检院微信公众号采用。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