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比露水起得早的事物吗?似乎没有,鸡司晨,也是生物本能似的,而且还会叫上几遍。露水是悄悄凝结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凝结在天地之间的草叶之上,总之就是很早。露水早市,是摸黑聚集在一起的,最新鲜的一场温馨小市集。那些带着露珠的茄子和青椒,帽檐上凝着露珠的卖菜人,以及赶早起床到早市上遛弯的买客们,都在露水早市上“凝结”。
露水,好似一张请柬,把一群爱好“尝鲜”的人聚集在一起。习惯了在农耕文明中濡养浸润的中国人,似乎不太习惯屋顶的管束,喜欢露天的土地和草木,露天的饭场和大排档,即便是到城市买房子,也喜欢买大大的露台。坦荡荡的一裸露,和露珠的露,尽管不是一个发音。却有着某种相同的意趣在。
露水早市不必有豪华的市集条件,也许只是几块门板,几只纸箱,一两个塑料盆或是藤条筐,把新鲜的青菜、鱼虾,托盘一样地承载着,展览给人看;或许所有的售货展台都没有,所有的青菜和水果,在路边“席地而坐”,卖菜人也是蹲着的,等人来看,来买,菜很快就被选购一空,他们最多把地上的尼龙袋卷起来,胳肢窝一夹,回家去吃早饭去,很是潇洒。
露水早市上不光卖青菜,亦有古玩。商代的一只布满铜绿的鼎,春秋战国的一只古拙的陶罐,宋代一只釉彩青青的汝瓷,元代的一只大清花,清代的一枚铜钱……都能在露水早市上邂逅到。这些所谓的“古董”,没有人管它真假,在早市上遇见,就是缘分,装点书房也好,日常把玩也罢,图的就是个新鲜,和露水早市的气质并不违和。相反,古旧的古董古玩,和露水早市的新鲜混搭在一起,有着不一样的美学效果,这效果,就是日常我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贩夫走卒们为我们营造的。
也有兜售宠物的。萌萌的一只茶杯犬,黄莹莹的刚孵出来的小鸡,眼睛蓝汪汪的波斯猫,会学舌的一只八哥,露水早市上也被一一请来,它们是为了活跃氛围的。买不买,看看,嗅着露水早市的清新感,心情也是愉悦的。
买两盆花花草草也是不错的。秀气的一盆文竹,立于桌案之上,怎么看都是好看;买一盆滴水观音放在院子里似乎也不错;一盆兰草,疏疏朗朗的,有君子之风。花花草草,人生菩提,和繁杂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这才是生活最鲜活的滋味。
我突然有个想法,露水早市上不知道卖不卖露水,《红楼梦》中,雪水采下来,用来泡茶,大善。鄙人觉得,露水收集在罐子里,用来煮茗,滋味也一定不差。可惜的是,在繁忙庸碌的生活中,还哪有人有这份雅致呢?
露水早市的“早”,并不代表着生活的快节奏。快与慢,都是个人把控的,愿意赶露水早市的人,定然是有着一颗清闲的心,露水一样的清澈,露水一样的慢慢凝结。
露者,融水。水润,是人肌肤的需求,铺天盖地的化妆品,大肆宣扬补水;水润,也可以转化为滋润,而滋润又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润与润叠加在一起,好比露水早市上带着新鲜感和喜感的事物的集结,我们姑且称之为“雅集”吧。
在乌镇,也曾遇见露水早市,也有晚上的水上集市,一早一晚,伴随着乌镇欸乃的桨声,拱桥上,挎着竹篮走过的人,一只小犬气喘吁吁地紧跟其后,这样一幅画卷,淡然而美好,似从河上慢悠悠升上来的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