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腿医师“跑”出幸福人生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月19日是第四个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之一是“医者担当践初心”,身为濉溪县医院病理科主治医师的王雷,对于这句话深有感悟。今年35岁的王雷,12岁的时候永远失去了双腿,但他没有因此倒下,而是选择努力拼搏坚强求学,并立志要当一名医生,如今他已实现理想在医院工作近10年,践行“初心”一直“奔跑在路上”。

 失去双腿 坚持实现人生理想

拿过病理切片,通过专业仪器仔细观察,偶尔与身旁的同事交流几句,然后确定疾病性质写好报告……这是王雷在医院病理科中的日常一幕,如果忽略他坐的是轮椅,只看这份工作状态,很难将他与一个没有双腿的人联系起来。

1998年,12岁的王雷遭遇意外,一场车祸后,他接受了高位截肢手术,从此失去了双腿,“开始肯定很沮丧,但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安慰我,让我不要放弃。”王雷说,自己也慢慢接受了现实,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继续求学,顺利读完了初中、高中,2007年成功考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习。

“是医生救了我,我那个时候就想着如果有机会,就去当医生,然后回到家乡为大家服务,也看看能不能有方法让自己变得好一点。”就这样,2012年毕业后,王雷通过考试回到了濉溪县医院,如愿成为一名医生,或许是一种巧合,当年也正是在这家医院,王雷接受了人生的转变,埋下了理想的种子。

在病理科工作了近10年,王雷主要工作就是“看片子下诊断”,早已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可以准确诊断出常见的肿瘤。工作中有些苦累,可是王雷并不在乎,他只在乎“看得准不准”,良性还是恶性,早期还是晚期,切除还是不切……在王雷看来,自己看的就是病人们的“命运单”,必须认真对待。

 调整心态 没有困难不能克服

王雷曾经说过: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最关键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对生活充满信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所以数十年间,能从失去双腿的巨大变故中走出来,历经磨难,最终完成儿时的梦想成为医生,这与他坚强的生活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

大学期间,因为王雷的自强经历,老师让他担任了心理信息员,5年的大学生活,王雷给近千名学生做过心理上的辅导,常常有学生找他谈心,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和对方交流并解答。在王雷看来,能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帮助到别人,也是快乐的。

进入医院,王雷在科室里和同事们相处得也很不错,别人需要帮忙,不等人家开口,力所能及他都会援手,“同事们对我也非常照顾,像一些清理办公室的活,他们就不会让我参加,专家老师们也乐于指导我。”

回乡之后,王雷获得了很多荣誉:首届“淮北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2017年度淮北市特别关注“最美青工”荣誉称号、“濉溪好人”等,但在周围人眼里,他就是那个乐观向上,心地善良的阳光男孩。

 有滋有味 享受“两点一线”生活

实现理想考入医院成为医生的那一年,王雷还遇到了一件“特别”的事情:他装上了假肢,重新“站”起来了。在这过程中,他接受了大量的训练,“先是连续站立,然后练习走路。”王雷说,如今扶着辅助器,他也可以走一段,虽然不能太长,但已经很方便了,“天天上下班,还可以骑着电动三轮车。”

毕业至今,王雷也如正常人一样完成了结婚生子,爱人是他的高中同学,“我们情投意合,她十分支持我的工作,这个家里面,她付出的更多。”说起爱人,王雷显得很自豪也很幸福,他觉得两人有缘分,就应该珍惜和把握一辈子。

周末有时间,王雷会陪着妻子孩子一起去公园,凭借着辅助器和家人们散散步,享受悠闲的亲子生活,“虽然行动不便,可只要有机会,还是会陪着他们,有时我还会骑车去买菜然后回家做饭,给爱人减减负。”

对于王雷来说,如今的生活就是由家庭和医院组成的“两点一线”,外人看来可能很平淡,但在王雷眼中,生活却是那么有滋有味,因为能在医院里对病人负责让病人满意,能在家里和所爱的人过好每一天,他就觉得很开心很精彩。未来的王雷,也将继续践行“医者担当”,在充满价值的人生旅程上继续“奔跑”下去。


(责任编辑:范奔奔)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