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亳州高新区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贴近群众宣传防骗反诈知识,全面加大反电诈宣传力度,坚持“打”“防”结合,实现“宣传一人、带动一家、影响一片”,切实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
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向居民宣传反电诈知识
在第四社区管理中心,邻长入户走访宣传反电诈知识
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卡点“见缝插针”向居民宣传反电诈知识
亳州高新区反电诈办公室
第一社区管理中心: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
8月25日上午,在第一社区管理中心文化小区内的反电诈宣传长廊内,居民王永富正在仔细观看宣传栏内的反电诈知识。“我每天饭后都到这个反电诈宣传长廊内溜溜弯,最近小区内反电诈宣传氛围很浓厚,每天看到这些宣传信息,耳濡目染,也增强了我们的防范意识,从自身做起,不轻信,不转账。”王永富表示。
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国天峰告诉记者,连日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呈现出高发态势。面对犯罪分子精心布局的各类诈骗陷阱,很多居民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近日,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多次组织召开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会,要求各社区工作人员提高警惕,增强反电诈宣传意识,带头做好反电诈的宣传,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确保辖区内宣传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据了解,在反电诈宣传中,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大力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进小区、进单位、进家庭等宣传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海报、邻长给您的一封信、明白卡、入户宣传、小区广播、沿街商铺LED显示屏及公共场所投放屏等方式,同时充分利用亳州市邻长信息平台、三长微信群、微信短视频等线上宣传渠道,向居民群众广泛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
在此基础上,第一社区管理中心还在文化小区设立了一个反电诈宣传长廊,投放了大型宣传栏14个、2.5×5米的大型LED显示屏、L形展板8个、易拉宝10个、地下车库出入口海报9个、电动车停车棚宣传标语20个、动漫标识牌36个、电梯两侧展板130块、电梯门宣传海报198部。
“第一社区管理中心人口密集,机关单位、商业综合体、公共场所较多,根据此情况,我们印发了反电诈骗宣传海报、防范电信诈骗明白卡、‘警方提醒您’水晶摆台,并在沿街商铺、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LED显示屏全天性投放反电诈广告,在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形成了立体化宣传网络,以此提高居民警惕意识。”国天峰表示。
第四社区管理中心:营造全民反电诈氛围
“您平时有接到过电信诈骗电话吗?一定要注意防范……”8月25日上午,第四社区管理中心文采社区邻长任凯来到文采家园小区商户店内,详细宣传反电诈知识,并亲自送上《邻长给您的一封信》,“请您仔细阅读《邻长给您的一封信》的内容,并填写回执单……”任凯说。
商户徐永福经营着一家中医理疗馆,他告诉记者,“每隔几天,邻长和社区干部都要上门宣传反电诈知识,增强商户反电诈的意识。我们现在反电诈意识都很强,再也不怕遇到电信诈骗了。”
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委员井玉坤告诉记者,在反电诈宣传工作中,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努力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对防范电信诈骗的部署要求,将反电诈宣传列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组织在第四社区管理中心辖区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讲活动,并结合党员干部走访调研活动进行反电诈宣传,切实增强群众的反电诈意识,有效提高大家防骗识骗能力,做到反电诈宣传全覆盖。
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先后在文采家园小区、文采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反电诈集中宣讲活动2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典型案例警示等方式,向群众详细讲解“电诈”犯罪的特点、种类、危害,有效增强了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营造了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此外,第四社区管理中心还积极发挥“三长”作用,开展入户宣传,运用反电诈一封信、反电诈知识送到家的形式,开展反电诈宣传,确保辖区户籍人口人手一份,回执回收率100%,真实率100%,宣传率100%,三个百分百目标,共计发放一封信12000份,彩页10000份,音频播放4800余次。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将反电诈宣传列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通过党员干部走访调研活动,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带到企业、送到群众中去。据不完全统计,实地走访企业70余家,群众1000余户。
第六社区管理中心:疫情防控和反诈宣传“两手抓”
“现在竖在这里的就是我们的反电诈宣传展板,这上面清晰地宣传了几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方式……”8月25日上午,在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外环新村卡点,值守干部正在“见缝插针”地向过往群众宣传反电诈知识。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外环新村共设置了4个卡点,每个卡点都有公安干警、社区干部、城管队员、志愿者值守,在值守的同时,我们为过往群众宣传讲述反电诈知识,起到双重效果。”外环新村党委书记段凯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为切实提高群众防范电信诈骗意识,第六社区管理中心采取多种宣传措施,扎实推进疫情防控期间反电诈工作。在常规宣传上,第六社区管理中心通过印制“邻长给您的一封信”4000份,发动“三长”走进商户、居民家中进行发放宣讲,广大居民踊跃配合,纷纷签字承诺,坚决与网络电信诈骗行为作斗争。
同时,在主干街道、沿街商铺、大型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卡点张贴海报、悬挂横幅、设置展板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多频次播放反电诈音频内容。尤其是在卡点,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及志愿者开展“双码一证”联查工作的同时,见缝插针,通过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单及现场讲解的形式,向群众揭露各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作案方式等套路,对过往群众进行“反电诈”面对面宣传。
除此之外,第六社区管理中心还定期在客运东站、驾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发放反电诈宣传彩页,与城东派出所紧密协作,定期邀请派出所民警走进社区为群众举办反电诈专题讲座,将诈骗案例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通过直观且通俗易懂的宣传形式,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激发群众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了解诈骗套路。
凝聚反诈合力 筑牢反诈防线
电诈犯罪团伙隐藏在茫茫网络之中,往往跨省甚至跨境作案,职业化犯罪特征突出。打击防范电诈需要整合多种侦查手段,固有的机构编制难以适应打防电诈新形势。
4月30日,亳州高新区公安分局反电诈中心应运而生,反电诈中心挂牌成立标志着高新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迈入了新阶段。高新区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各部门通力协作,制定防范技术方案,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同时积极调动各成员单位对本行业、本系统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牵头抓总的作用,创建“政府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反诈新格局。
据介绍,亳州高新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刑事警情数占比不断增大,其中网上贷款、网上刷单、网上投资、“杀猪盘”、冒充客服五类高发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占70%,60%以上的诈骗都是通过不法分子制作的手机APP实施。
在反电诈工作中,亳州高新区联合党群办、社综局、经贸局、市场局、投资促进局、教育局、中药材市场局,商定了结合本部门自身实际的反电诈宣传工作方案和考核细则。当前,高新区已向91738户居民,发放《邻长给您的一封信》,同时全区已对康美中药城、神农谷2730家商户发放《致商户反电诈的一封信》。正值暑假,全区教师通过校园微信群、家长群转发反电诈知识,开学后将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对全区63859名师生全覆盖开展宣传,59家在建企业以实地走访的方式已全部开展反电诈宣传,244家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方案,要求全体职工做到全部参加反电诈培训,会计严格执行财物管理制度,进行资金往来时要再三确认对方身份,全区9755家商户有针性地开展反电诈宣传。
连日来,亳州高新区全面加强反电诈宣传工作,通过社区动员“三长”、村干部入户宣传,开展“全警反诈”行动,让百万警进千万家,做到宣传一人反馈一人,让反电诈宣传不落一人。高新区公安分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了“六进”举措组织民警“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场所、进机关、进农村”,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此外,该局开展了“全警反诈”宣传活动,对分局刑警、治安、经侦、国保等警种进行了职责分工,比如刑警大队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同时,对涉诈受害人实行包保措施,定期进行回访开展问卷调查,同时加大对涉“两卡”的线索进行核查,治安大队加大对宾馆、酒店、饭店、酒吧等特种行业的管理及反电诈宣传工作,每天实地指导和督促各行业开展反电诈培训和推广关注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做到宣传全覆盖,切实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