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过亳州好人评委会评选,贾广合等5组7人入选7—8月份“亳州好人”。
获得助人为乐好人的是贾广合、韩纪娟、贾雨婷。贾广合与韩纪娟是夫妻关系,贾雨婷是他们的女儿,三人均为谯城区牛集镇吴老家村村民。今年8月2日,贾雨婷在路上不幸被一辆货车撞到,不幸去世。贾广合、韩纪娟夫妇做出一个重要决定,选择捐出女儿所有可用器官,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的希望,挽救了3名肝、肾衰竭患者的生命,让2名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获得见义勇为的是杨振翔,涡阳县城关街道新城社区军服专干,曾荣立部队三等功。今年2月13日,杨振翔与妻子一道到乡下亲戚家拜年,看到路边沟里有人落水,于是快速冲到河边,来不及脱去棉衣,纵身跳进刺骨的河水里展开营救,成功将落水的三人救上岸。
获得敬业奉献的是刘万一,谯城区大杨镇退休干部。1951年,刘万一受父亲影响参军入伍,同年赴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6月在“六一二”战斗中身负重伤,荣获二等功,左腿留下残疾,造成三级甲等伤残。1954年退伍返乡,先后在合作社、大杨小学、中学工作,1975他担任大杨镇文化站站长期间,牵头创办戏校,成立武术、礼炮、曲艺协会等,率团参加亳县剧场文艺汇演,一次就获得创作、组织、设计、演艺等22个奖项,并代表亳县到阜阳地区参加为期一周的巡演,1980年他的妻子赵俊英,从行政部门调到大杨文化站,担任副站长,夫妻携手由于各项工作成绩突出,1996年大杨镇文化站被省厅领导誉为文化战线上的“夫妻站”。退休后他发挥个人余热,成立亳州书法协会大杨分会,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举办书画展,获得30多个金奖、银奖。其作品“信义和平”更是在日本东京展出,现在他还是东方艺术家协会和亳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获得敬业奉献好人的还有武雪松,利辛县城关镇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委员。2004年,武雪松当选为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任职以来,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直坚持“三个必到、五个必访”原则,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实行“五微”工作法,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更好的方便群众,武雪松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在深入调研、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开发了“两网三化一平台”,居民有困难,可以随时通过平台进行反映,社区党员干部就能第一时间前往处置,实现了党员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0年初,疫情肆虐,武雪松带领党员群众坚守疫情防控一线30多天,帮助居民疏通下水道、修理房屋漏水等50余次,开展物品代购服务200多次。为解决居民生活物资采购困难,及时协调2家大型购物超市和2家供应商,开通了便民送货“绿色通道”。17年来,他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近万件,向阳社区群众无一人越级上访。武雪松,先后于2017年获评“安徽省劳动模范”、2020年获评“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安徽省最美社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获得孝老敬亲的是许龙华,涡阳县陈大镇黄庄村桥口自然村人。27年前,许龙华的妻子许袁氏突发脑梗,紧急送医治疗后,情况虽有好转但腿却落下了毛病。多年的治疗,病情也几经反复,最终瘫痪在床,除了脑子清醒,脖子以下的肢体不能动弹。为了照顾妻子,这个从未干过家务、没做过饭的男人,成了妻子的“保姆”,操持起了这个家,做饭、洗衣、换尿不湿、伺候大小便,一照顾就是22年。22年的漫长时间里,许龙华早已“创造”了一套只有他们夫妻俩才能明白的交流方式。妻子一摸嘴唇就是渴了,要喝水。他一边照顾许袁氏,一边照顾孩子,还有十多亩地的农活要做,日子虽然过得很难,但他却从未想过放弃。
(通讯员:李飞 记者:李鹏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