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电动车不戴头盔上路的注意!交警正在纠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我市集中整治骑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头盔行动已经开始,9月10日,交警部门在市区主要路口开始对骑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的行为进行劝导查纠。当天整治情况如何?记者现场进行了采访。

骑车不戴头盔被劝导教育

“你的头盔呢?为什么不戴头盔?”9月10日上午8时许,在亳州高新区仙翁路与杜仲路交叉口,记者看到交警正在开展劝导行动。民警发现未佩戴安全头盔的骑乘人员时,将其拦停,要求其在信息登记表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工作单位。

“我家里有头盔,今天没戴,开始查了吗?”这是记者在现场听到骑行人发出的最多的声音。“不查就不知道要佩戴头盔吗?戴头盔不是戴给我们看的,安全是把握在你们自己手中的。”交警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劝导。

也有骑行人在交警将其拦停之后,从电动车车座下面拿出了头盔。“之前检查时候专门买的头盔,一直在车上放着,平时嫌麻烦就不经常戴。”一名男子说。交警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他表示今后会注意骑行安全,按规定正确佩戴好头盔。

检查中,交警还发现,一些电动车驾驶人在骑车时搭载人上路,虽然驾驶人佩戴了头盔,但是乘坐车辆的人员没有佩戴。交警将其拦下,也进行了教育。

市交警五大队铁骑中队中队长徐晓鹏告诉记者,9月10日是我市整治骑电动车不佩戴头盔行动的首日,该中队除了在此路口设置了检查点外,在市政府附近也安排了交警进行劝导。

“安全帽”不能当“头盔”

在市区芍花路与汤王大道交叉口,市交警一大队汤王中队民警也针对骑电动车不戴头盔上路的行为开展了整治行动。该中队中队长刘振告诉记者,在整治过程中,他们发现,外卖员、配送员等头盔佩戴率非常高,但也有个别人员对骑行安全不够重视。

“我头盔坏了,卡扣扣不上了,老是掉下来。我买了新的,还没寄到呢!”一名外卖小哥在被交警拦停后,一边拿出自己已经损坏的头盔给交警看,一边解释说。还有一名外卖员将头盔放在了外卖箱里,没有佩戴,在交警将其拦停后,他才拿出头盔戴在了头上。

交警在检查中还发现,有些骑行人虽然戴着头盔,但未能正确佩戴。“下面的安全扣为什么不扣上?这样戴头盔根本达不到保护作用知道吗?”交警在现场为骑行人演示了如何正确佩戴头盔。

此外还有些骑行人错将“安全帽”当做头盔佩戴。“你戴的是安全帽,这个是不能替代头盔的,安全帽是为了防止被上方掉落的物品砸到,所以保护作用都在帽子上方,头盔是全方位保护我们的头部的,回去要买一个合格的安全头盔。”刘振向一位市民解释说。

对于未佩戴头盔或未能正确佩戴头盔的骑行人,交警还组织他们现场观看了警示教育视频,通过典型案例让他们感受到不戴头盔可能导致的惨痛后果。

多举措提高居民头盔佩戴率

据了解,在集中整治骑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头盔行动中,我市将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要路口、主次干道及事故多发路段等设置劝导点,对不戴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进行信息采集和行为记录,登记当事人身份信息、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对公职人员的分级抄送市、区文明办。我市将通过市文明办发通知、倡议书、签承诺书等形式,强化公职人员模范遵守,号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广大干部、职工自觉佩戴,并发动其家庭成员全部佩戴,佩戴率须达到100%。

整治过程中,交警部门还会开展警示安全教育组织不戴头盔的驾驶人在劝导点内观看电动车专题教育警示片,通过典型案例使其认识不戴头盔对自身安全产生的危害性;对不戴头盔的驾驶人进行口头教育后现场签订“承诺书”,要求当事人抄录并签名承诺;组织未戴头盔人员在路口手持小红旗,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不按规定佩戴头盔、闯红灯、走机动车道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在完成警示教育或开展文明劝导后,通知亲友向其送安全头盔,佩戴后才能放行。

“此项活动会常态化开展下去,希望大家了解骑车佩戴头盔的重要性,不要为了应付检查才去佩戴,要牢固树立‘头盔就是保护盾’的交通安全意识,坚决抵制此类交通违法行为,做好文明驾驶、安全出行。”市交警一大队汤王中队中队长刘振说。

(记者 曾莹莹 文/图)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