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肥美的官职,织造算是了。康熙南巡,江宁织造曹寅就接驾了三次,苏州织造李煦接了一次。这类接驾,随员众多,耗时日久,与《红楼梦》里的元春娘家一日游自然不可同日而语。织造,五品小官而已。是怎样使银子的,世人看见了,那是“把银子都花得淌海水似的!”又能怎么挣银子?想想也就知道了。比织造更肥美的官职,盐政算是了。王朝盐铁专卖,盐税就是国家财富的重头,扬州盐商又有富甲天下之名。盐政美不美?想想也就知道了。
林黛玉,是探花林如海之女,又是扬州盐政林如海之女。以贾雨村之眼光伶俐,漫游江湖时坐了两个馆,一个是金陵甄家,一个是扬州林家。林家的财势,想想也就知道了。
或者说,林如海有才未必有财呀,读书越好越清高,若像海瑞那样做官的,总是有的。这种可能性极小。海瑞读书好吗?他只是举人做官而已。洁,是一个人的癖性,原本与学问无干的。况且,“清”这个字的标准,古今虽同,但世俗的认知不同。三年清知府,还十万雪花银呢。盐政又不同于其他官职,盐政亦仅是五品官,正因为官小厉害,开销才大,没有钱的盐政,是做不成盐政的。这里的奥妙,想想也就知道了。
《红楼梦》第十二回,黛玉回扬州探父,第十六回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回归贾府,她回来后,扬州的林府再大,也没了。此中关窍不点开倒罢了,点开了直让世俗之人心头火热,不免要问一句:她能带回来多少钱?
不知道。书里不说。但书中有几处细节,大家可以品一品。
林如海夫妻膝下无子,仅有一女,爱之如命。这是其一。
林黛玉未进贾府之时,吃药当吃饭,药是人参养荣丸。书里曾有贾代儒要救孙子的命,要用人参,却没有这个力量;黛玉二次从扬州回到贾府,姊妹、宝玉皆备有礼物,虽多为笔砚之类无足挂齿,齐备也说明了丰足。这是其二。
黛玉初入贾府,贾府去接她的不过几个“男女”。黛玉回扬州,忽忽一载有余,这一趟竟派了贾琏护送她。贾琏,何等关键之人!风评又是“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这一去,有什么要害,须如何交接,处处皆隐去。只在去时交代露出六个字,“送她去”且“带回来”。要带回来的何止是林妹妹呢?这是其三。贾琏回来,洋洋得意,凤姐为之摆酒洗尘庆功。想来,任务完成的是极好的。
又或说,林如海果然遗有万贯家私,可惜黛玉是个女子,林如海虽无嗣,自有同族之人争产。对的,这正是贾琏之去的关键之处。外人可以争得,谁说亲生女儿争不得?
黛玉能争的,是两份嫁妆。一份是其母贾敏带去的嫁妆,这是合法的继承。这个数目不会小。七十四回王夫人的话里透出消息:
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
另一份,是父亲留给她的嫁妆,这是合法的分配。这个数目能有多少?奥妙了。林如海同意黛玉再回贾府,自有托付之意。从私心里说,他恨不得把更多的家私都留给黛玉,这难吗?不难,只要他和贾琏两个人聊得好。贾琏是下一代荣国府爵位的继承者,贾政去不了,也只有他能让林如海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