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月饼的温情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异乡人的中秋通常都是忧愁的。而那一年的我度过了人生中最为惨淡的一个中秋。

在一个六平方米出租屋房间里,没有窗,只有小小的排气扇默默转动。我玩了一天单机游戏,饿了就吃点面包和水。直到傍晚妈妈打来电话,我才赶紧打起精神,说还好,不用担心,还说已经吃了月饼。其实我根本没买。

那时我刚毕业,就到大城市找了梦想中的第一份工作,然而试用期没到一半就被炒鱿鱼。我妈还不知道。我一腔热血瞬间冰冷,但我不愿像逃兵一样回家。

挂了电话,我走到客厅,把灯打开。

这本来是两房一厅的公寓,房东把并不宽敞的主卧隔出小房间,租给了我。次卧的房客余姐姐加班还没回来。

房东大概有五十几岁,我们私下都叫她王大妈,因为太抠门了。房租包含水电费,所以她总看不得浪费。比如洗澡时间太久她会催促,离开客厅必须马上关灯,要是睡晚了在房里开着灯也会被她责怪。她的东西我们更是绝对不能碰,比如冰箱里的食物。如果要用厨房做饭还得额外加钱,因为多用了她的煤气。生活上的诸多摩擦,让我时常感觉窒息。再加上她方言口音太重,吐字含混不清,我越发懒得和她说话。

清冷的月光洒落走廊,提醒着今天是中秋。我走出去,发现月亮已经升得很高,比这片老旧小区的几个路灯还亮许多。

他会不会也在看月亮呢?我不禁觉得自己可笑,不是已经分手啦?苦涩酸楚又涌上心头。这些天投递的简历如石沉大海,打电话来的却是从来没想过的工作。我开始怀疑人生……

听到王大妈的笑声,我才回过神来。她正在楼下跟邻居告别呢。于是我收起万千思绪,回到逼仄的小房间里继续打游戏。

不一会儿,她来敲我的门:“小韦,在吧?”

“在呢。”我一边说一边疑惑地开门。

“吃月饼啊。”她异常热情地笑着。我不好拒绝,便点点头。

只见客厅的茶几上摆着葡萄、苹果和月饼。她拿起一个月饼递过来,我没想太多便接过来,顺势坐到沙发上吃。

她开始一边削苹果皮一边说话,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方言,我竟然听不懂。可能察觉我没反应,她特意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慢慢说:“孩子都到国外去了,我不习惯。”神情有点凄凉。

我想起妈妈也是一个人在家过中秋,嘴里的白莲蓉月饼突然不甜了。

“哎,你吃啊!还有苹果,很好吃呢!”

听到这话我才发觉,原来她一直在看着我吃,仿佛我吃得香是一种让她感觉开心的事。这和平时抠门的王大妈判若两人。这时我才注意到,月饼只有三枚,包装还挺精致的。原来这是她特意带回来给我和余姐姐一起吃的月饼。

原来她除了是个讨厌的房东外,还是一个有心的老人家。平时孤单倔强地照顾自己,连中秋都只能和外人过。她房租收得便宜,还要面对不同脾气的租客来来往往,也挺不容易的。这么想着,我对房间没有窗这件事终于释怀了。

正好余姐姐下班回来,大妈把削好的苹果递给她。余姐姐眨眨眼睛看看我,接过苹果坐下来,笑得很开心。

中秋夜,我们三个人边吃边聊了好一会儿。我第一次感觉到,大城市也没那么冷。人们心底里的温柔,有时候是可以温暖彼此的。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