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创新推出文明城市创建“红黑榜”监督管理模式——文明创建怎么样?“红黑榜”上亮亮相!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谯城区委宣传部与区文明办联合推出文明城市创建“红黑榜”监督管理新模式。目前已推出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城市主干道、社区“红黑榜”,收获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这次进入‘红榜’,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文明创建提出的新要求。”谈到本社区入选首期文明城市创建“红榜”,谯城区汤陵街道和谐佳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磊这样说。

王磊介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和谐佳苑社区先后设置便民集中晾晒区,维修400多平方米的破损路面,新增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启用小区地下停车场,更换160盏LED路灯,解决了群众的晾晒难、停车难、夜间出行难等问题,一件件便民小事的落实,成为社区考核的一个个加分项。

谯城区文明办副主任张朝强介绍,为了确保文明城市创建“红黑榜”公平公正,他们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和程序。如考核社区时,检查范围包括社区阵地建设、背街小巷、小区,检查人员随机从社区的背街小巷和小区中各抽选一个,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认真比对,逐项检查。今后,将加大“红黑榜”考核力度,确保“黑榜”上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

据了解,谯城区设置文明城市创建“红黑榜”,目的是引导各行各业和广大市民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投身“文明亳州”建设中,用舆论和社会监督的力量,促使乡镇、街道、区直单位、市场经营单位、商铺和门店等主体诚信经营,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积极探索有效破解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社会管理瓶颈,让谯城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下一步,谯城区将不断加大文明城市创建“红黑榜”评选结果共享力度,通过全方位宣传,不断扩大“红黑榜”的影响力,让“红黑榜”机制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让群众知晓“红黑榜”,参与“红黑榜”,形成“共建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的良好格局,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