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村规民约 “约”来文明乡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越来越美的薛庙村

亳州新闻网讯  走进蒙城县立仓镇薛庙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一条条宽敞的路面,还有一片片美丽的荷花池,水好景美。

比景更美的是“人”美。薛庙村通过制定和实行村规民约,让文明新风尚犹如春风化雨,提升了村民气质,净化了乡村风气。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薛庙村“两委”结合实际,利用走访的时机,逐家逐户征求村民意见,制定了易学易懂易用的村规民约。

2018年,薛庙村被评为“蒙城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创建过程中,“每个村民都要爱护环境”写入村规民约,并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行动。“村规民约从具体事情约起来,得民心;村容村貌从一点一滴抓起来,大变样。”该村党总支书记陈勇说,村规民约倡导积极开展文明新村建设、搞好公共卫生、保持村容村貌整洁等。现在,这些观念已经深入民心。

村规民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多,村规民约大力倡导赡养和孝敬老人。村里还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在这里吃饭、锻炼、休闲,空调开着,室内四季如春,其乐融融。“村里风气越来越好,年轻人都懂得孝敬父母、尊重老人,这样的晚年生活真幸福!”村民高成友说。

自“村规民约”实行以来,变化最大的要数移风易俗。就拿婚礼来说,以前,办场婚礼要忙好几天,白天、晚上都要燃放烟花爆竹,劝酒逼酒闹洞房,有时闹过火了就出现不文明现象。“现在喜事大家都不大操大办了,年轻人也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办婚礼了。”陈勇说。

“村规民约”还“约定”,每年评选出五好家庭、薛庙好人、好媳妇、好婆婆和文明户等文明家庭和个人,用机制倡导鼓励良好家风。村民高殿青身残志坚,不仅通过努力脱了贫,而且当上扶贫专干后,五年如一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被评为薛庙好人。2020年,他又被评为“蒙城好人”。以前村里有“大男子主义”风气,丈夫对媳妇颐指气使,媳妇逆来顺受。现在,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丈夫体贴妻子、分担家务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村规民约不但让薛庙村处处呈现出崭新的美景,还让民风、家风、村风得到了质的提升。

一份小小的村规民约不仅让薛庙村越来越文明,还为村民勾画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