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32株二级古树得到有效保护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根据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统计,我市现有二级古树32株,主要树种有银杏、柿树、柏树、槐树、皂荚、枣树、黄连木等。我市不断加强对二级古树的保护,做到目标明确、举措科学、保护有效,实现“三个全覆盖”。

挂牌保护全覆盖。对全市古树名木和古树群进行挂牌保护,每张保护牌上均标明古树名木的中文名称、学名、科属、树龄、保护级别、编号、养护责任人等信息,确保一树一档、一树一牌,让全市古树拥有崭新的“身份证”。

方案措施全覆盖。每年拨出专项资金20万元,采取“一树一案”的原则,为濒危古树编制保护修复方案,并组织专业队伍针对性地实施树干保护、病虫防治、树体防护、土壤处理、围栏制作等保护措施。目前,全市32棵二级古树已全部修复完成,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珍贵的绿色资源。

日常管护全覆盖。将全市范围内所有古树名木管护责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及相关单位,为每棵古树名木都明确了养护责任人,明确管护措施和要求,确保日常管护落到实处,管护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和规范。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