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闫红做客亳州晚报,解读《红楼梦中的她力量》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红楼梦》里的女性面对人生困境,是怎样的处理方式呢?”10月30日上午,市妇联与亳州晚报社联合主办“致敬木兰 共舞未来”第二届木兰文化论坛活动,在报社7楼会议厅举行,知名作家闫红主讲《红楼梦中的她力量》。

闫红是《新安晚报》编辑、专栏作家,资深红楼研究者,《读者》杂志的签约作家,曾获《读者》金百合奖,多次获得“安徽文学奖”,被评为“腾讯大家年度作家”,出版过《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十年心事梦中》《误读红楼》《她们谋生亦谋爱》等十多部畅销书籍。

“《红楼梦》中的人物,也是当下女性面对的人生现实。她们的行为,蕴藏着职场的生存之道和生活的智慧。这一次我们不谈爱情,谈谈女性如何在各种局限性里过好这一生。”闫红说,《红楼梦》中的众多女子,生活在“大观园”这样一个古代的“职场”与“生活场”中,在她们的人生周折与琐碎日常中,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更暗含着诸多可今人参详的人生哲理与处世之道。

在闫红看来,宝钗非常有危机意识,她对自己的节俭其实是未雨绸缪;探春是可爱的,倔强的,她的改革是大胆的;林黛玉其实是个识时务的……大观园的女性,拥有不同力量。虽然她没法给《红楼梦》中的女性搞个“她力量”排行榜,但闫红说,她在微观的感动里看到了贾母、王熙凤、史湘云、邢岫烟、平儿、袭人以及刘姥姥等《红楼梦》中各阶层女性人物中的“她力量”,也就是女性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论坛上,闫红从宝钗、探春、黛玉等红楼女性的言谈举止、性格特征、人生轨迹中,透视她们的成长心理,反映女性的职场与生活困局。闫红将红楼女性与当代女性进行对比,呼吁当代女性争做“不等待男人救赎”的“花木兰”,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扬独立自主、勇往直前、忠勇孝烈的“花木兰”精神,推动木兰文化在新时代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将当代“花木兰”精神发扬光大,用“她力量”促进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记者:张珍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