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阔步走上振兴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美丽的齐山村

亳州新闻网讯   蒙城县小涧镇齐山村位于双锁山以东,是宋代巾帼英雄刘金定的故乡,由于人多地少,经济落后,曾经是出了名的穷山村。

如今的齐山村到处洋溢着勤劳奋进的新时代气息,宽阔整洁的乡村水泥路,鳞次栉比的农家小洋房,绿意盎然的蔬菜瓜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的欢声笑语……齐山村已经今非昔比,无论村民收入还是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齐山村按照“党委+合作社+企业”模式,先后发展红高粱、蔬菜、果树、红薯、池塘养鱼等特色种植养殖,采取党员干部带头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念好“特色”经,做活“产业结构调整”大文章,形成以特色产业为主导,文旅、农旅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020年,齐山村引种红高粱1000余亩,亩产350公斤以上,亩均效益达到1500元。今年,又引种土豆和菜豆各400余亩,亩均效益超2000元,还引种西瓜 红薯500亩,亩均效益1200元以上。另外,齐山村还发展秋月梨和冬桃种植,林下套种蔬菜、瓜、花生等经济作物,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解决了农村留守妇女、老人、脱贫群众的就业问题,120多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齐山村把双锁山下的陈刘庄自然村作为重点美丽乡村进行改造,安装路灯、修建污水管网、建设休闲娱乐广场、公厕、栽植了风景树、花卉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围绕宋代巾帼英雄刘金定故里做文章,结合双锁山历史古迹,打造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产业。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进,齐山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通过产业富口袋、环境提颜值、扶贫强筋骨等一系列组合拳,齐山村逐步从过去的‘脏乱差’走向‘净富美’。”齐山村党委书记徐建亮表示,乡村振兴最强音正在齐山村越唱越响。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