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三方中药材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第三方中药材检测市场乱象,重拳整治第三方中药材检测机构出具不实报告、虚假报告违法行为,净化中药材检测市场秩序,助力我市药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专项整治行动将亳州本地及在亳开展业务的外地中药材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机构、“收样点”全部纳入整治对象;把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及周边作为重点整治区域,全面排查,集中整治;把打击出具不实检测报告、虚假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作为重点整治环节,全方位开展专项整治。
通过对注册登记系统筛选查询、系统比对、逐户核实,全市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中药材检验、检测”的企业34家,其中获得省级资质认定9家,未获得资质认定25家。
整治过程中,我市突出问题导向,以资质认定机构和“收样点”为重点整治对象,以康美中药材市场及周边为重点整治区域,严查未取得资质、擅自出具数据和结果及出具不实报告和虚假报告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已对未取得资质的3家“收样点”擅自出具报告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对3家“收样点”现场发现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函调;将8家不在实际地址经营的企业纳入经营异常名录。
此外,我市还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的监管,落实平台主体责任,清理整顿“不送样检测”、“检验检测包过”、“急速出报告”等信息,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截至目前,共监测网络交易平台23个,监测网店704家、网站74个,微商城7个,筛选检查信息3212条,开展行政指导4次。
链接:如何分辨检验检测报告真假?
无论你是生产企业老板,还是个体经营者,当你通过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你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进行检验检测时,你如何识别他们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真假呢?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在网购商品时,常会在商品详情页看到商家出示的“检验检测报告”,这样的检验检测报告靠不靠谱、真不真实,应该如何辨别呢?
方法一:
检验检测报告封面上端一般会印有实验室资质标志,如CMA、CNAS、ilac-MRA、CAL等,需要注意的是,对外公布的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报告必须具有CMA标志,无CMA标志的检验检测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
方法二:
核对检验检测报告中CMA标志下方编号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编号是否一致。
查询路径: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www.cnca.gov.cn—互联网+服务—查询服务—检验检测—省级资质认定获证机构查询版块进行查询(如下)。
方法三:
有的检验检测报告封面印有二维码,用手机扫码即可获得相关检验检测信息。
方法四
检验检测报告具有可追溯性。每一份报告都有一个报告编号,这个编号就像身份证号一样,通过这个编号能查验报告的真伪。
查询路径: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www.cnca.gov.cn—“互联网+服务”—“检验检检测”—“报告编号”进行查询(如下图)。
温馨提示:检验检测机构每季度第一个月上传上个季度的报告编号,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查询报告编号会有更新延迟现象。
方法五: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检验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需保存不少于6年。你可将存疑的检验检测报告全文发送至出具报告的检验检测机构,由检验检测机构跟本单位所留存的报告原件进行对照核实。
如你在生产、生活中遭遇虚假检验检测报告或检验检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 刘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