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把这几辆电三轮挪一下。”11月16日上午,记者在谯城区十八里镇政府门前的街道上看到,几名城管队员正在帮群众把停放不规范的电动三轮车移到停车位上。
自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以来,谯城区十八里镇开展镇容镇貌提升行动、环境治理行动,组成集镇包保网格组成专班,加强集镇环境秩序管理,同时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截至目前,该镇共更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公益广告等180处,修补路面2公里,更换下水道窨井盖68处,修补绿化1200平米,维修更换路灯96盏,清理整治公共厕所7座,清理乱堆放260处,整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放1600余次。
“以前街上有乱堆乱放的,还有车辆乱停的,经过治理以后现在这些乱象都没有了。” 该镇十八里村群众王文艺告诉记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集镇面貌大有改变。
硬件环境改善的同时,谯城区十八里镇加强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建设,投入30万元完善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室,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
当日,记者在位于十八里镇十八里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看到,有的群众正在图书室内翻看书籍,有的则在健身室内活动手脚。“我家就在街西头住,平时就一个人在家,有时间我就上这服务大厅来锻炼锻炼。”该镇十八里村群众张玉荣说,文明实践所的建成使用,为村里群众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谯城区十八里镇,一个环境美、百姓富、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美丽新家园正在逐步建成,这是乡村群众共赴文明之约、共建文明之乡、共享文明之果的缩影。
谯城区十八里镇党委委员韩东表示,下一步,十八里镇将进一步加大创城宣传力度,利用电子屏、村村通广播等多渠道加大对农村创城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全力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记者:张珍 见习记者:曹晴晴
编辑:蒋海涛 审校: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