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离子移动神秘“面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强但比较难掌握的学科,原因在于微观粒子变化和运动的肉眼不可见性,使学生在相关内容的学习中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如果能让离子运动变得清晰可见,那么对高中生来说,学习化学知识将变得事半功倍。

涡阳三中的史昊星、赵建荣、刘子宇三名高中生设计了一套“离子在电场中定向移动实验演示装置”,能够直观地演示微观离子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据介绍,水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不同电极(阳极和阴极)作定向移动。

为了让实验更加清晰直观,史昊星、赵建荣、刘子宇在实验时用的是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蓝色的硫酸铜和黄色的硫酸铁溶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通过观察阴阳极伏击溶液颜色的变化,来说明阴阳离子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远离。

记者看到,史昊星、赵建荣、刘子宇设计的“离子在电场中定向移动实验演示装置”需要的材料并不复杂,书皮纸2张(以免封塑料膜)、石墨电极2根、胶头滴管4支、实验电源、硫酸钾溶液、硫酸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高锰酸钾溶液,都是高中化学实验室里常见的物品。

实验时,向叠好的纸槽内加入硫酸钾溶液至纸槽内液面高度大约为1~2cm,目的是为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接通电源,调节电压到10~12V。用胶头滴管向纸槽的中间部位慢慢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或硫酸铁)溶液。通电2分钟后,能清楚地观察到连接负极的电极纸槽内溶液颜色变为浅蓝色(铜离子)或浅黄色(铁离子),说明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定向移动。

离子在电场中定向移动的实验演示,变微观为宏观,既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拓展和探究。

(任士运 记者 李鹏 文/图)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