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永恒课题,来不得半点松懈。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史就是一部党的政治建设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管党治党的实践总结和经验概括,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的逻辑延展。

一、始终贯彻和坚持“党是领导一切的”根本政治原则

“党的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实践过程中取得成功的政治密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政治建军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因为党的坚强的政治领导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3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在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2月,《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要求全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统一领导。1962年1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改革开放初期,党政分开、以党代政、政企不分等突出问题在党内长期存在,邓小平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提出党的领导体制下实行一元化领导的思想。1989年6月,邓小平同党中央几位负责通知谈话时提到选出形成新的领袖核心,这有利于真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他说“党一定要领袖,有领导核心”。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用中央文件的形式把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对于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确定下来,并且重申了“四个服从”最核心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和修颁一系列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方面的党内法规,筑牢了“党是领导一切的”的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被置于第一位,明确“党的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二、正确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根本生命线

党的政治路线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基本方略的集中性阐述,与党的中心任务和重点任务紧密相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有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制定和严格执行,我们党才完成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实现了人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主的地位。1937年8月,毛泽东提出党取得革命成功的先决条件必须是依靠正确的政治路线,他指出,一个政党依靠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一定能够引导革命取得胜利。1948年4月,毛泽东阐明了政治路线与政策和策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政策和策略必须把党的政治路线作为根本根据,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政治路线,政治路线对党的一切工作起到总揽、统领的全局作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正是因为制定并在执行中逐步完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八大作出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以及制定和坚持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总方针,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政治基础。然而,执行党的八大制定的正确政治路线出现了失误,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打击。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此后,邓小平为维护贯彻落实好这条基本路线,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等论断。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要按照党的政治路线、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观点。2012年11月,胡锦涛旗帜鲜明地阐明了“党的路线是党和国家生命线”这一重大论断的意义所在,并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贯彻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判断以及我国国情的变与不变特征补充丰富了党的基本路线内涵,提出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使命。

三、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主线

要抓住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命脉”,必须从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做起。一百年以来,严格遵守党的各项政治纪律,不断强化并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政治建设发展的主线,1927年4月,党的五大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纪律”这个范畴,首次创设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监察委员会,揭开了中国共产党执纪监督的新篇章。1927年11月,《政治纪律决议案》制定出台, 这是中共党史上严明政治纪律的文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严厉批评红军中出现的目无纪律、组织松散的行为,提出“军队严明的政治纪律决定着政治任务的完成和质量”。后来,毛泽东正式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纪律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政治纪律的方向和内涵开始发生转变,逐渐过渡到重视党内政治生活、解决党内突出问题上来。全党开始依托整风整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开展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有效地遏制了党员干部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特别是查处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大贪腐案——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宣示着中国共产党毫不姑息贪污腐败的坚决态度,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基因、维护纯洁党性的决心。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带领全党对党纪国法进行拨乱反正,重塑党的政治纪律权威。1980年2月,党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风,增强和巩固了全党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1992年10月,江泽民指出:“讲政治纪律,首要的一条,就是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政令畅通。”2009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之间的关系以及出现变化的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2013年1月,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正式明确了政治纪律的首要地位、基础地位、核心地位。另外,习近平总书记把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作一个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作为百年大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好、解决好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个根本问题。可以说,能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衡量党的政治建设实效的政治前提。

〔注:本文是2021年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A2021036)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