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过去五年,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363792件,结案353298件,2021年受理案件首次突破10万件,达到103126件,结案92632件,均较2016年翻一番,结案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法院第一方阵,审判质效综合评估得分提升8个位次。市中院受理案件30520件,结案29980件,审判质效综合评估得分稳步提升,2020年位居全省中院第一位。
五年来,全市法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市委重大战略实施。出台司法服务保障“六一战略”15条意见。服务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依法妥善审理涉沪苏浙等企业投资纠纷;加强破产审判,强化府院联动,细化破产管理人监管流程,依法审理公司清算、破产案件147件,推动大唐置业、蒙城鸿业玖隆等重大项目重整。服务世界中医药之都和华夏酒城建设,加强对“亳药”“亳酒”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800件。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成立专门调解委员会,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服务保障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审结涉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权等案件1979件。
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服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审结亳州碧桂园、杉杉置业等逾期交房、逾期办证、物业服务案件17966件,以判促调化解潜在涉房纠纷1万余起、物业服务纠纷2万余起;加快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资产处置,“兴邦”尚元国际小区等涉案财产成功拍卖,变现4.28亿元;规范金融秩序,发布金融审判白皮书,建立职业放贷人“黑名单”,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案件84935件。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司法服务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推行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理模式,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66件,判决排污者承担环境修复费用和罚金2000余万元。
在维护社会大局方面,全市法院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专项斗争以来,审结涉黑恶案件167件1029人,审结率100%,创造全省首例涉黑案件当庭宣判、首例涉黑案件被告人全部认罪认罚等多个第一。聚焦“打伞破网”,审结公职人员涉黑涉恶保护伞案件8件。全力“打财断血”,建立“侦诉立审执”衔接、黑恶财产移交财政等机制,“黑财”执行到位率97.21%。
同时,全市法院牢固树立新时代刑事司法理念,审结刑事案件19443件,判处罪犯17283人。严惩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犯罪,审结杀人、强奸、绑架等案件851件,对强奸、杀害儿童的秦家才等一批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死刑。
坚持综合治理,推动解决执行难长效常治,以更硬手段奋力开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受理执行案件103751件,结案99849件,结案标的额685.39亿元。严厉打击规避执行、逃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打造执行110“突击队”、快执团队“尖刀连”、普执团队“攻坚组”,建立职责清晰、火力密集的执行攻坚力量体系。执行110与快执团队星夜出发、强攻快打,每日开展“凌晨行动”,累计出警3万余人次,拘传拘留4945人次、罚款859.72万元、以拒执罪追究刑事责任256人。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继续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聚力打造全省先进的忠诚法院、奋进法院、能动法院、为民法院、清正法院,为加快实施“六一战略”,推进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