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冬雪半卷书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冬天走向深处,雪铺天盖地地落下来,一觉醒来,大雪堵住了门子,我便觉得这是冬日的福利。原因很简单,雪拥柴门,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在室内生火,煮茶,捣鼓一些平日里没空做的吃食,看半卷闲书,坐在窗边看鸟啄食,都是很惬意的事情。

小时候学到“雪拥蓝关马不前”,总觉得主人是幸运的,并不觉得雪后的悲催与伤感,总觉得,马不前又有什么,索性歇马饮酒,若我为侠客,不妨大雪满弓刀地耍上一通,出一身好汗,总也是大好的事情,最起码周身暖和,坐在深雪中“空悲切”又有什么好的?这样想着,我少年时的心境到了中年,有着一样的慵懒和悠闲。

其实,人不能日日紧绷神经,是要学会放轻松的,享受一些上天安排给我们的慢生活,这才是“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就像眼前的这场大雪,齐膝之深,就在室内生起炭火,煮一壶老茶,翻半卷明清话本,温暖备至。

一场雪,的确可以把很多事情挡在门外。比如,繁杂的噪声,雪下得紧积得深,很多人都上不了路面,当然也就没有了噪声和喧嚣,最多有几只觅食的鸟,无计可施地站在枝头瞭望,瞅准了谁家屋檐下挂着的几捆子玉米,忙扑棱着翅膀去偷嘴。雪,又是多好的借口,终于可以躲开无意义的饭局,“下雪路滑,我出不去”“发动机太冷,车打不着火”——故而,我还是不去了!雪更可以把不速之客挡在门外,雪下得大,院子索性也不扫了,关起门子,躲进小楼成一统多好,不想见的人进不得门来,我自在室内,安享一份清净。

早些年,我曾看过这样的句子:雪一下,全世界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书房,读书,独自梳理自己的阅读,多好的一件事情。大雪天里,偎窗夜读,读到罗伯特·勃莱的诗,总有不少惊艳,或者称之为冷艳的句子跳出来,他说,“贫穷而听着风声也是好的。”我是不是可以引申为——贫穷望着落雪也是好的。那满目圣洁的雪,总是让人安静,就像文字一粒粒在书卷中集结。一卷书翻开来,就像是一场大雪下了一半,雪依旧在纷纷扬扬,下半卷书我仍要继续看,字如雪,纷纷入我眼帘,入我胸怀。

冬日,似乎是专门要人修整的季节,即便是平日里忙得脚不连地的农人,冬日里也会格外清闲,旧时,每每下了雪,到了晚上,母亲总会帮我们纳鞋底做鞋,一灯如豆,我在一旁看,那密密匝匝的针脚,也像是一粒粒雪,落在了棉布鞋底上,也落进了我的心里。忘了是哪位诗人的句子:我们说过的话,就像是缝纫机走过布匹,丰满的话语就像是针穿了线,能把布匹缝合在一起,空洞无物的废话好比没有穿线的缝纫机针,只能戳下破坏性的一个句点。

一写到雪,总是让人停不下来,意犹未尽。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