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年前,他的母亲收养了一个孤儿,是个女孩。女孩抱过来的时候,也就几个月大,瘦得皮包骨头,不停地哭闹,吃饱了也不消停。一开始以为女孩哪里不舒服,抱到医院给医生检查了一遍,医生说孩子很正常。后来,朋友的母亲把女孩抱回家来,看着床上的女孩子哭,再想起女孩这么小就成了孤儿,朋友的母亲眼泪也簌簌地落了下来。转过头,朋友的母亲看到了新弹好的一袋子棉花,装在尼龙袋子里,朋友的母亲似乎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径直走向那袋子棉花,掏出来一小团儿,有大拇指大小,她回到床边,塞到了正在哭泣的女孩手心里。女孩的手握了握棉花,一下子握得好紧,像是用尽了平生最大的力气。女孩不哭了,她眼睛瞪得大大的,尽管她的力量还不足以操控自己握着棉花的手。女孩变得瞬间好安稳,慢慢地,女孩睡着了。

自此以后,只要女孩一哭,朋友的母亲就扯下来一块棉花,攒成团儿,塞到女孩的手心里,女孩瞬间就止住哭泣,如是再三,屡试不爽。朋友的母亲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女孩太缺乏安全感了,也太缺爱了,一点点温暖和柔软就让她感到安妥和熨帖。后来,这个女孩在外地上了大学,朋友的母亲会特意装了一小包棉花给她,告诉她,孤单的时候,给娘写信、打电话,或者摸一摸给你的棉花;二十几岁,女孩出嫁了,朋友的母亲给她的嫁妆里,除了首饰和家具,还多了一包红布包着的棉花,朋友的母亲告诉女孩,从此以后,娘不能天天陪在你身边,让棉花陪着你……女孩哭了,跪倒在母亲身边,喃喃道,娘就是我的棉花,这辈子带给温暖和爱的棉花。

女孩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取名就叫“棉花”。棉花哭闹的时候,女孩就像“娘”一样,攒了一团儿棉花塞到她小小的手心,奇怪的是,这种办法对她自己的女儿也管用。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爱的传承与暗记。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