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中医病种门诊能报销啦!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亳州市中医门诊适宜技术和住院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开始实施,15种中医门诊适宜技术可以在门诊报销了。

据介绍,我市在二级及以上具备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和康复诊疗服务项目资质的医保协议定点医疗机构,选择诊断依据充分、适用对象明确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病种15个、住院优势病种8个,实行医保基金门诊和住院按病种付费,并探索中西医病种实行“同病同保障”试点。

15种中医门诊适宜技术分别为,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面瘫(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漏肩风(肩周炎)、项痹(混合型颈椎病)、偏痹(坐骨神经痛)、头痛(偏头痛)、不寐病(非器质性失眠症)、伤筋病(踝关节扭伤)、腕痈(腕管综合征)、肘痈(肱骨外上髁炎)、中风病(脑梗死/脑内出血)、急性斜颈(肌性斜颈)、骨折病(桡骨骨折)、蛇串疮(带状疱疹)。

8种住院优势病种为,中风病(脑梗死/脑内出血)、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积聚(肝硬化代偿期)、肺胀病(慢性阻梗性肺疾病)、项痹(混合型颈椎病)、痔病(混合痔)、带下病(女性盆腔炎)。其中,积聚(肝硬化代偿期)、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痔病(混合痔)等3个住院优势病种试行“中西医同病同价”。

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统一了全市中医药病种及支付标准,规范了全市中医门诊适宜技术和住院优势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政策,彻底解决了过去各县区试点病种不一、待遇享受有差别、管理模式不统一等局面,实现中医药支付方式政策市级统筹。另外,还统一了全市中医门诊临床路径表单和住院临床路径表单,规范了中医治疗方式,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的规范有效性。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