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2022年,我市将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到2022年,我市将综合考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或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科学调整2022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推进社会救助领域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实现城市低保金发放、农村低保金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发放、临时救助金发放四个服务事项,70%以上服务对象通过社保卡金融账户发放资金。

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好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后续工作,加强村(居)民委员会下设委员会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减负,制定《村(社区)依法履职事项指导清单》等四个清单。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成效评估。强化村务公开。规范村庄撤并调整工作。持续推进村民自治领域扫黑除恶斗争,配合相关部门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

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养老服务重点领域创新改革,着力打造独具亳州特色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融入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战略。促进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全市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500张。发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开展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

加大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力度。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推进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设,提升儿童主任服务能力。实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行动,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力度,部署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牵手行动”。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2022年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率达到10%。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