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高薪务工”?警惕电诈陷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一位在柬埔寨的中国江苏小伙被网诈团伙转卖并“抽血卖钱”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引发关注。记者从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了解到,警方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过程中,发现我市也有一些青年被骗至境外从事诈骗。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出境务工请通过正规渠道,不要被高薪回报所欺骗而被拉入犯罪团伙,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境外“务工”却陷电诈窝点

据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民警丁波介绍,藏身境外、特别是缅北的犯罪分子一般会以招工等名义,通过招聘网站、网络平台发布广告,以高额薪酬为诱饵,吸引年轻人前往务工,实际是从事诈骗犯罪活动或为境外赌博服务。到了境外后,这些人在参与诈骗犯罪、为境外赌博服务的同时,自身也被限制人身自由,甚至被殴打致伤致残致死,生命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回国后还要接受法律惩处。

利辛一名小伙儿就曾有过这样的遭遇。2020年11月,这名小伙儿一位在缅甸打工的好友告诉他,在缅甸打工工资高,希望他能到缅甸来工作。之后他通过好友说的“公司人员”偷渡到缅甸,到了才发现是一个电诈、境外赌博窝点。

据其叙述,他所在的“公司”一楼是“电信诈骗”,二楼是“网络赌博”,工作人员基本都是被骗去的,里面还有未成年人。在那里“工作”的人,如果拉不到客,还会受到处罚,挨打、电击、坐水牢等。他表示要离开,对方称离开可以,但要交钱,因为他到这里才一周时间且还在培训阶段,对“公司”还不是很了解,对方表示只要给六万块钱就可以离开,最后他与家人联系赔了钱,对方最终把他放了出来。而他的那位好友已经在“公司”待了半年,对方要求其拿出20万元才能离开,而他和他的家人根本拿不出这些钱。

2021年7月,蒙城男子郝某因赌博欠下很多债务,得知到缅北打工工资高,偷渡前往缅北,却不料陷进电诈窝点。8月的一天,他趁“老板”不备,逃了出来。回国后,郝某因涉嫌电信网络诈骗被蒙城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非法滞留缅北亳州人尽快回国

“一些人大多抱有发财梦和侥幸心理偷渡出境,至境外诈骗窝点后不仅挣不到钱反而人身自由受限、人格受辱,后悔莫及。”丁波说。

针对电信诈骗和境外网络赌博,2021年11月,亳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已发布通告,敦促所有非法滞留缅北的亳州籍人员回国返乡,对拒不接受劝返仍非法滞留缅北人员和经劝返回国后不主动到户籍所在公安机关报备的人员,全市各级人民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将坚决采取严厉措施依法打击惩处,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惩戒措施。

在此,亳州警方再次正告身处缅北诈骗窝点的亳州籍人员:请立即中止犯罪,尽快回国,主动到公安机关自首,争取依法宽大处理!

出境务工当心成犯罪分子帮凶

亳州警方全力保持打击“电诈”的高压态势,2021年1至12月份,我市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32人、破案2066起、挽回群众财产损失3853.18万元,同比分别上升46.69%、259.93%、381.65%。

2022年1月29日,亳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启用。该中心将充分融合公安、互联网、金融、通信等多方面资源,统筹推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裸聊敲诈、网络贩枪等新型网络犯罪,全面提升“以专打专、以快制快、以网制网”的侦查打击能力。

“我们也一直在学校、企业、社区、街头等加大反电诈宣传,加强市民的反电诈意识。”丁波提醒广大年轻朋友,出境务工请通过正规渠道,千万不要被花言巧语、高薪回报所欺骗,被蒙蔽而拉入犯罪团伙,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遇到拿不准的情况,可拨打全国统一的反诈专线电话96110咨询。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