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家园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每一座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都需要多盏可以照亮历史隧道的明灯,需要驱散一缕缕烟云的清风,需要可以客观审视现实的智者,以及立足这座城市在文化交流中有话语权的精英。如是,它才是立体的、生动的,那条连接古今的长脉才是饱满的、丰盈的,我们才能看到其中流淌的新鲜而充满能量的血液。

杨勇的《家园四书》,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

有些书,没读时,心里念想着,一直在期待阅读的过程;有些书,取来便束之高阁,过一段时间便会忘记,且无法想起。《家园四书》是我一直期待的。在我的判断里,它能为阅读者照亮一片渴望剖开的黑暗,从中获取未知。

从编排上,便可看出匠心:精心挑选,科学归类,历史地理、人文世情兼备,绝不因偏爱多植一株草,或因可以而多开一朵花。

既曰《家园四书》,自然与家园关系极密切,这本书的底色,是温暖的!

温暖!是我读它时自始至终的感觉。

文字的温暖,是最持久的,最不易消失的,且能让人感觉不同的,在长期内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的。这是文学文字最人性的属性,也是文学魅力的枝干。我们读文学最早的经典,譬如《诗经》,里面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等等,便明白它流传数千年而经久不衰的原因了。通俗的民间语言,晦涩的文言,各有所长所短,都可能成为千古名句。既然流传,其表达的内容,一定是人性的,温暖的,接地气的。如此,晦涩也可能成为语言中的经典,因为它被温暖的气息氤氲,被人性的光辉照亮,久之,那气息和光辉便成了它与生俱来的属性。

《家园四书》的温暖,首先来自故事本身。四辑文章,写了历史、地理,写了人文和人事。历史是亳州的历史,地理是界内的河流,以及与河流关联的历史和现在;而其中的人文,与“道乡说道”有关的每字每句,都让我们想起那些温暖的夜晚,那是可以珍藏一生的场景;至于“青衫记”,说亲情,说友情,说柔情,处处有温馨的情绪在波动。所有,都令读者置身其中,与作者一起寻找和抚摸,一起轻吟和浅酌。

温暖,还来自叙事的通俗。杨勇的文字很独特,如果隐去姓名放到诸多文章里,相信会有很多读者识出来。他的叙事的通俗性,是一个独特的重要元素。文字是有气质的,有气息的。气质的高下,决定了气息的品,以及文章的品。以杨勇的学养,是可以让文字华丽甚至熠熠生辉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文学创作让人献身的魅力之一,在于文字与作者气质不可阻挡的结合。亲和的人,通俗的文字,这是一对兄弟,或者夫妻。通俗而有高雅的气质,这是他的文章的特性,极为难得,令我们初读即能捕捉到文字的气息。气息之一,便是如沐春风的温暖。

文字的美妙雕饰,也是一种温暖。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其本身就是一种雕饰,而有意或无意地加了一些别的雕饰,则更见匠心。杨勇的很多文章,都有这个特征。有时,你能感觉那雕饰的结合度很紧;有时,你觉得它似乎离了主线,其实,只是作了一些旁征,仍然是树上的枝。这是文学作品自身的关怀属性,是自我关怀,也是对读者的关怀,或多或少,或花或叶,齐心协力,把一个温暖的场景完整地托付在我们面前。

这种温暖,还因为在一些篇什里,能看出部分文字的主观性。这是奇怪而美妙的感觉。主观的文字,如果把握不好,带不动读者,也无法真正说服自己,会把锦绣的一片弄得狼藉。杨勇文字里的主观,分寸极得当,你可以从中看出他的偏爱,但是,你愿意为之发出会心的笑。

还有细腻。温暖的文字,大多是细腻的,不然那温暖便是做作的、无根的。细腻得以成立,是因为根植于细节的生动。没有细节的生动,细腻便是脸上的粉,墙上的泥。而生动,是因为真诚,因为观察,因为思考,因为不断实践。

《家园四书》,它的温暖最重要的来源,是内心,是看似平静其实灼热的深情。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杜牧说,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李觏说,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他们表达的,都是与家园有关的情感。杨勇说,室静檀方袅,庭空霜鸟临。这也是居家时的境界。家园是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心灵寄寓之所。唯有家园,才能让人产生源源不断的热爱,才能撩起千丝万缕的情丝。读此书,无论历史还是地理,无论人文还是人事,都注满浓浓的家园情怀,浓浓的热爱,那是取之不竭的深情。

著书,是要立传立说的。《家园四书》,是为家园立传。那些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那些布满历史烟尘溢满民风民俗的河流,还有道德中宫里那些温暖的夜晚,需要这样一部书为之纪录,让相关者不忘相关,让无关者感知相关。而立传的另一番意义,便是立说。从杨勇的叙述里,我们能感知他对人生、人性以及对生活、对世道的独特理解,感知他对心迹的追寻,对困惑的探究,对纷纭的判断。有见识,可以借一切人和事说自己的话,达自己的意。这便是杨勇的散文。

《家园四书》,它的主要贡献,便是立传与立说。

我们需要这样的传,更需要这样的叙述。

三十万言,每篇都是简洁的,绝无拖沓,读之甘爽,品之颇多回味。就像一棵树,其冠内的繁枝和茂叶,无多余,都是为树干提供营养的。

文学的功用,是要在接触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和慢慢享用的。你承认与否,它都在你的血液里,在你的空气中,在你的手足上,就像《家园四书》,你去品,就不会失望。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