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游亳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清朝诗人刘开写的诗中所指的小黄城,指的就是我的家乡药材之乡——亳州。今天,我跟随着小记者团队的脚步,参观了亳州市展览馆,领略了亳州这座历史名城的风姿。

说起亳州,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醇美甘甜的古井贡酒,焦香酥脆的牛肉馍吧?可在展览馆里,让我不仅知道了布局奥妙的曹操运兵道,雕梁画栋的花戏楼,祭祀神医的华祖庵等相关建筑的历史文化,还了解到了医术高明的黄帝、神农、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相关人物的资料。

亳州自古以来就有“药都”之称,是中医药文化的摇篮。相传始于东汉末年,名医华佗亲自培育了第一块药圃,从此以后,种植中药材治病一直相传下去。到清代的时候,药材的种植就更多了。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亳州的药材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光“亳”这个字开头的药材就有四种,如: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别的药材更不用说,多得数不胜数!亳州这个崛起的古都,以中药的名义证明着自己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辉煌。

“南游黄山看山水,北游亳州看人文。”这次的展览馆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欢迎大家来历史悠久的亳州做客,体验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风华成志小学 四(1)班

辅导老师: 徐梦雪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