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张军霞 声音:吴宛谕
陪女儿晨读唐诗,读到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中有这样的句子:“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她停下来问我:“妈妈,柳树真的会开花吗?我怎么从来都没有看到过……”
我不由就笑了:“柳树有花啊,只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现在正好是春天,我们一会儿就去公园里看看,湖边的柳树开花了没有。”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误以为柳絮就是柳树开出的花,后来无意中看到宋人杨伯嵒的《臆乘•柳花柳絮》中这样一段话:“柳花与柳絮迥然不同。生于叶间成穗作鹅黄色者,花也;花既褪,就蒂结实,其实之熟、乱飞如绵者,絮也。古今吟咏,往往以絮为花,以花为絮,略无区别,可发一笑。”这才明白两者之间的不同。
下午,趁着阳光正好,我带女儿去公园去寻春,走到湖边时,看那柳树上已经有了串串嫩黄的小花,它们缀在清绿的枝叶间,像是努力要把春天点亮。“原来柳树真的能开花,只可惜这花太小了,而且只能在离它特别近的时候,才能闻到那么一点淡淡的花香……”女儿带着惋惜的心情说,却又很快追着一只小蝴蝶跑开,去寻觅更多的春色。
我折一支柳枝在手,想起多年前认识的一位大姐,她在老街的路口开着一家早餐店,每天早晨六点半开门营业,卖油条、豆浆和小米粥,一直忙到九点半才关门,天天如此,风雨无阻。我第一次走进这家小店,是有一天晨练结束,恰巧下起了下雨,我躲在这家店外的屋檐下躲雨,当时因为天气原因,店里顾客不多,我无意中看到,那个扎着蓝布碎花围裙、忙着为顾客送食物的女店主,走起路来有点跛脚,需要努力保持身体的平衡,才能不让碗里的汤水洒出来。
“真不容易啊。”我心里感叹着,不由走进里面,点了两根油条、一碗小米粥,她立刻拿起一块干净抹布擦好桌子,动作利索地摆上免费赠送的一碟小咸菜,不一会儿又把热腾腾的油条和小米粥端上来。油条炸得焦脆,小米粥清香可口,配上爽口的小咸菜,这顿早餐让我喜欢上了这家小店,从此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女店主姓顾,大家都叫她顾姐,我去得次数多了,这才从她和别人熟客的聊天中慢慢得知,她之所以跛脚是因为三十岁那年出了一次车祸。事后,肇事车跑了,原本丈夫跟她感情还不错,但因为拿出了一大笔钱为她冶病,而她最后还落下了残疾,他开始对她各种嫌弃,整天在家里摔锅砸碗,连年仅四岁的儿子也跟着遭了殃,每次看到爸爸乱发脾气,他就吓得躲在妈妈怀里发抖。
顾姐没等到伤腿痊愈,就拉着四岁的儿子离开了那个令她绝望的家。她回到娘家继续养伤,然后四处打工赚钱,等到手里有了一些积蓄就开了这家小店,这里位置有点偏僻,顾姐图的是房租低,她总是跟大家说:“不图赚多少,能养活我和儿子就行啦。”时间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顾姐人实在,做早餐用的食材,不论米面油都要选好的,再加上她做事用心,虽然早餐的花样简单,却样样做到干净可口,而且要价不高,慢慢也就赢得了许多老顾客的青睐。如今,顾姐的儿子念高中了,个头比她妈高出一大截,学习成绩非常好,每次放假回来都手脚勤快地在店里帮忙,我每次看到这一幕都为顾姐感到高兴。
有人曾问顾姐:“你一个人多不容易啊,如果让儿子来帮你打理这个店,那就轻松多了!”她抹一把额头的汗,使劲摇着头说:“那可不行,我要好好供儿子读书,让他以后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呢。”
常常听到有人喜欢用花来比喻女人,或娇艳,或柔美,或清新,或优雅,我却忽然想到用“柳花”来比喻顾姐才恰当。在一个并不繁华的位置,开着一家并不起眼的小店,一个身有残疾的女人独自默默拼搏,努力为儿子也为自己撑起一片晴空,她和默默无闻、独自芬芳的柳花多么相似!
想到这里,我对眼前这一簇簇小小的柳花,瞬间又多了一些敬意。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