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芦庙镇王楼村:让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日前,走进谯城区芦庙镇王楼村,美丽乡村入画来。这几年,王楼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变美了,路好走了,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舒心了。

在王楼村,记者走进了村民李秀英的家,今年2月份,李秀英家被评为村里的“最美庭院”。“现在农村环境也越来越好,自己家里每天收拾得干干净净,感觉住在乡里比在城里生活舒适。”李秀英说。

“更大的变化还体现在村路上,以前村路不好走,不仅影响出行,还是影响我们村发展经济的绊脚石。”王楼村村民汪先玉告诉记者,以前的都是土路,一下点雨就坑坑洼洼,外边的车进不来,村民种的东西也拉不出去,现在硬化水泥路出行也方便了。

王楼村党委副书记贾盼盼介绍,为了建设美丽乡村,村里发动公益岗位的环卫工人与村民一起行动起来,实行“门前三包制”,对影响村容村貌的垃圾进行彻底清理。

王楼村还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等评选,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和鲜活事迹教育身边人,倡导文明乡风新风尚。

在王楼村,提起“好媳妇”孙继芳,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孙继芳的丈夫去世多年,孙继芳耐心又细心地照顾着婆婆丁徐氏,不管是照顾起居,还是伺候吃喝,她都无怨无悔。如今,94岁的丁徐氏提起儿媳,是连连称赞。

“我们一辈子没分家,平时儿媳妇对我好得很,照顾我也很上心,吃的、穿的都不愁。”丁徐氏说。

文明创建还体现在文明集镇上,如今走在王楼街上,街道井然有序。“门口经营商户规范经营、诚信经营,大家停车也很有序,看着也舒服。”在王楼街上开店的李坤深有体会地说。

谯城区芦庙镇人大副主席唐小翠介绍,芦庙镇从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以来,举全镇之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初步达到了集镇秩序规范、整体环境优美、乡村整洁宜居的效果。下一步芦庙镇将继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打造红韵芦庙、文明芦庙。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