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思念 | 优秀作品】穿越时空的念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

往年这个时候,我一准回过老家了。二十多年来,我一直记得父亲的话:“清明上前,十月一上后。以后要记得清明回来,给你奶奶上坟!”

那是父亲生前最后一次给奶奶上清明坟。他那时已经知道自己的病,便不动声色地安排后事。在奶奶坟前,他虚弱得无法铲起一锨土,便教我如何添土,交待我有什么讲究。一个多月后,父亲病逝,带着无限的遗憾——他没有看到我们兄妹成家。奶奶的坟侧,自此多了父亲陪伴。十二年后,爷爷也躺在那片故土中。

每年的清明,我都要回去,在他们的坟头培一抔新土,寄托哀思。儿子上大学前,我都是带着他一起回乡祭扫,让他知道这个节日,知道清明的习俗。他没有见过爷爷,但他记得太爷爷。奶奶去世时我才五岁,对于生死还懵懵懂懂,但我记住了奶奶的模样。

站在亡人坟前,哀思绵绵。一堆黄土,阴阳两隔,让人唏嘘!虽说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心中祭奠亲人,但都不如这个时节。清明节——清除生者一年来对逝者的思念之苦,明白好好活着的意义,这是一个与逝者共度的节日,这是属于中国的文化符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泪留痕。人们扫的其实不是墓,而是心中的念想;那纷纷的雨丝,是人们不舍的泪花啊!

前几天,去一个乡镇参加采风活动。在青青的麦田间,在梨园深处,有几座添了新土的坟头,有人在祭扫。坟前的袅袅青烟,提醒着我,该回去了!然而,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清明,有许多人注定回不去。

前天夜里,我梦见了爷爷:一如多年前,他光着脊背,指挥着我和哥哥在打麦场挑麦秸,天快要下雨了……是我想爷爷了!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念想!

坟墓是人最终的归宿,为生者凭吊亡人存留了一个载体。有了它,哪怕越过千山万水,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他们。我想起了《巨流河》,想起了齐邦媛女士。晚年的她,回到大陆,专赴南京祭奠抗战英雄张大飞。经历了六十多年岁月的磨砺,她终于看到了纪念碑上他的名字!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在洒下泪水的同时,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心悲却不心碎。

昨晚,跟在老家执教的侄女聊天,跟她说了我的梦,说了不能回去的原因。侄女说:“放心吧叔,我会给爷爷和太爷爷上坟的,多给他们送些纸钱。”侄女的话,让我一下子湿润了眼睛。有些情感,是时光冲不淡的;有的文化,是千年传承下来的。

这穿越时空的念想,在清明时节流转;对生者的追忆,在岁月更替中不息……

(作者:张秀礼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