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同致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处理鸡爪、装袋打包、搬运货篮……昨日,位于蒙城县篱笆镇樊寨村的安徽联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农副食品加工创业路不好走,但从长远来看,一定有前途。”该公司负责人侯辉说,他会踏踏实实往前走,带领父老乡亲增收致富,让家乡的优质食品被更多人熟知和认可。

侯辉是土生土长的樊寨村人,初中毕业后选择跟随老乡外出打工。进过电子厂,卖过绝味鸭,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在一家食品厂做到了高管,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资源。此时,他心中那个返乡创业的梦想也越来越清晰,希望力所能及地为家乡振兴贡献力量。

契机出现在2013年春节期间。“樊寨村‘两委’干部得知我们一家返乡过年,就来到家中走访慰问,给我们宣讲县委、县政府支持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邀请我们回乡发展。”侯辉回忆说,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下定决心返乡创业。

“起初家人是一百个不同意。都问我为啥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回家创业?万一失败了,咋办?”侯辉说,父母都是樊寨村地地道道的农民,深知农民的辛苦,好不容易走出去,不想让他再返乡吃苦受累。不过,家人的反对并没有改变他的决心,认定了家乡也能挖出“金疙瘩”,他开始全力以赴为梦想打拼。

2014年5月,侯辉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回乡创办了安徽联创食品有限公司,并确定了以凤爪、猪蹄及猪头肉初、深加工为重点的产品发展方向,一切从头做起。“每天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比之前想象的要累。”侯辉说,创业不仅需要勇气,还要背负巨大的压力,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幸运的是,他凭着吃苦耐劳的韧劲、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自身良好的信誉,公司发展很快进入快车道。

在侯辉的不懈努力下,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厂房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包括厂房两栋、仓库一栋、办公用房5间,在职员工20余人,大多是50岁左右的当地人。2021年,该公司年产值达1200余万元,产品远销浙江、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在厂子里上班,一个月2000多块钱,既能增加家庭收入,也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 职工牛梅侠告诉记者,她家是脱贫户,过去都是靠种花生、玉米,一年收入几千块钱,自从进了厂,做些比较轻松简单的工作,每月都有固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没有这个企业之前,留守的村民就是带孩子、打麻将,没有额外的经济收入。现在好了,食品厂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一个就业门路,让他们顾家赚钱两不误,也为我们解决了不少脱贫户就业问题。”樊寨村党支部书记侯伟说。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现在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家乡父老做点实事,为党和政府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分一份忧、担一份责,我倍感荣幸。”侯辉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将时刻牢记初心使命,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就业渠道,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带动更多乡亲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