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她凭借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出色表现,获评“亳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今年3月份亳州再次出现疫情,她再次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房,并担任护理负责人。她叫田园园,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长。自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以来,她多次获得市人民医院“年度优秀护士”“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医院护理技术能手”等荣誉。
田园园照顾耳部手术的小患者
临危受命再抗疫
“不少病号就要出院了,不放心他们,我在给他们做出院宣教,想再叮嘱他们一些注意事项。”4月21日,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外科住院部,护士长田园园正向几名即将出院的老病号讲解出院后需要注意的护理细节。从隔离病房出来隔离满14天后,田园园回到了工作岗位。
今年3月14日亳州再次出现新冠疫情,市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医院迅速启动隔离病房,当天,田园园接到通知进入隔离病房担任临时护理负责人。“全新的工作环境,全新的工作团队,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好、安排好。”田园园介绍,进入隔离病房后,她清点整理了防护物资,规划不同区域的位置,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与所带领的团队沟通工作细节。
“当时觉得压力很大,因为与普通护士不同的是,身为护士长不仅要负责病区病人的护理工作,还要负责各方面的沟通、协调,做好院感防控工作,避免医护人员感染。”田园园说,为避免交叉感染,除了医护人员外,隔离病房禁止其他人出入,因此护士们除了要负责病人的治疗护理及环境消毒外,还要负责处理病人和医护人员产生的大量医疗废物,仅仅是垃圾,护士们每天要往返运送七八次。
沉重闷热的防护服,雾气弥漫的防护屏,让人呼吸不畅的口罩,都在加重医护人员的体能消耗。有一次,一名护理人员因工作强度大感到不适,田园园就主动承担了这名护士的大夜班,就在下夜班前突然接到通知有新病人送来,因为收病人工作量大,田园园又主动留下来继续顶白班,连续工作了14个小时,期间没有吃饭、喝水、上厕所。“当时完成交接班后,我的腿已经软了。”
一家三口守“疫”线
这已经不是田园园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参与重大疑难疾病的救治工作了。2013年4月,亳州发生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当时在重症监护室从事护理工作的田园园积极主动进入隔离病房护理患者,直至其康复出院。 2020年春节,亳州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田园园再次主动请缨进入新冠定点收治医院开展抗疫工作,为亳州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工作开展贡献力量。
“我现在还是单身,没有家庭的后顾之忧,只要有需要我一定会义不容辞的报名参加。”田园园笑着说。
因为疫情以及工作原因,从过完春节田园园就再也没有回过蒙城老家,也没有和父母见过面,“我也是从隔离病房出来的时候才打电话把情况和他们说的,他们挺支持我的,而且他们也是在为抗疫贡献力量。”
田园园的父亲是蒙城一社区卫生院的医生,疫情防控期间一直坚守在高速卡点,负责核酸检测工作。母亲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疫情期间也是每天在疫情卡点忙碌。
化身“病房魔法师”
就在采访时,护士站的呼唤铃响起,田园园赶紧中断采访,向病房跑去。原来,一名动过耳部手术的小朋友要重新更换纱布,小家伙反抗着不愿配合。
“阳阳不要怕啊,咱们重新换个纱布,勇敢的话,阿姨给你变个魔法。”在小家伙期待的眼神中,田园园从白大褂里掏出一个棒棒糖和一个小陀螺玩具,小患者变得开心起来,非常配合地换好了纱布。
“田护士长就是一个‘病房魔法师’,能清楚地记着每个人的爱好和需要。”一名患者乐呵呵地说,只要看到田园园到病房,他们心里就会踏实很多,仿佛所有的困难她都能解决。
工作至今,田园园先后在神经内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部工作,为适应每一个新的岗位,她一直在不停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也是一名医护人员的工作准则。”
作为护士长,田园园还经常思考,怎样提高护士业务水平,让患者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此,她制订了学习计划,培养更多优秀护士,全面提升护理水平。“我从进医院就跟着护士长学习,是她手把手毫不保留地教出来的,这也让我的技术快速进步,面对患者多了很多底气。”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丁兰草说。
市人民医院“优秀带教老师”,也是田园园获得的荣誉之一。
快评
用医者仁心诠释责任与担当
面对新冠疫情,田园园两次奔赴抗疫前线,用实际行动彰显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面对患者,她用专业的技术和贴心的服务,帮助患者走出病房,体现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大爱情怀;面对同事,她乐于分享、主动担当,带领大家共同完成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领头雁”的担当。
医德高尚、把救死扶伤摆在职业第一位的医护人员,永远受人敬重。田园园就是这光荣团队的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