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谈电动三轮车治理:交通事故降下去 安全指数提上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逆行、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在日常的道路交通中,部分电动三轮车的交通违法行为,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据统计,2021年以来,我市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涉及电动三轮车的已占全部交通事故的30%以上。我市交警认为,治理电动三轮车将极大改善城区交通状况。

“导致涉及电动三轮车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逆向行驶、随意变道掉头、违法载人、酒后驾驶电动三轮车等。”市交警一大队薛阁中队中队长盛泽介绍,在日常执勤过程中,经常能遇到因电动三轮车驾驶人不遵守交通法规导致的交通事故。

“此前,在市区汤王大道和文帝路交叉口附近,一名男子醉酒后驾驶电动三轮车与一辆轿车发生追尾,造成电动三轮车侧翻在地,驾驶人从车内摔了出来。交警赶到现场后发现,电动三轮车驾驶人醉酒驾驶,应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盛泽介绍,近期处理的还包括电动三轮车闯红灯、一边抱娃一边驾驶电动三轮车等事故,事故中电动三轮车驾驶人因违反交通法规,不仅受伤还需要承担责任。

经交警部门抽查,市中心城区早上一个路口一小时的监控视频,发现有11辆电动三轮车闯红灯、45辆电动三轮车逆行。此外,据抽样显示,我市上路行驶的电动三轮车,多达80%不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电动三轮车的制动、转向、碰撞等性能差,发生轻微碰撞就会侧翻,导致车内人员受伤,如违法载人则会造成更多伤害。

“我们一直在开展道路交通治理工作,对交通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在早晚高峰的执勤中发现,电动三轮车会出行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行为,且因电动三轮车体积大,一旦出现违章行为,在高峰期容易造成道路交通拥堵。”市交警一大队魏武中队副中队长杨彦坤表示,自从城区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开始后,道路交通环境有所改善,尤其是校园周边的拥堵状况有了明显缓解。

据了解,6月1日零时起,在治理范围内,除经审批通行的电动三轮车外,其他电动三轮车实行全天24小时禁止通行。目前,在市区设置的电动三轮车劝导点,我市交警部门在指挥道路交通的同时,也在向电动三轮车驾驶人介绍市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通过一段时间的劝导,发现大部分电动三轮车驾驶人已经知道了相关政策,也对城区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表示支持。”市交警四大队一中队中队长付颍州表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