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区电动三轮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因其引发的交通问题也引起市民们的关注。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已经开展10天了,对此很多市民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最近这一个星期,我感觉整体道路通行都顺畅了许多。”自从治理三轮车工作开始以后,机动车车主周高的感受十分明显。以前上下班开车经过灵津渡大桥,经常赶上附近的学校也上下学,很多家长使用三轮车接送孩子,有的家长交通意识淡薄,经常违规行驶,甚至根本不看红绿灯,直接横穿马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周高表示,他还曾见过学生自己驾驶电动三轮车,“这也太危险了,这么小的孩子驾驶电动三轮车,太危险了。”家住市区董家街的市民张震则说,董家街以前是一片老居民区,道路原本就十分狭窄,同时过两辆机动车都有点勉强,附近还有十九中和拂晓小学两个学校,不少家长接送孩子时会将车辆停放在道路两侧,有时还会抢占机动车车位。“治理开始以后,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平时出行也变得方便多了。”张震说。“请问你家的电动三轮车登记了吗?自6月1日起,三轮车在市区就不能骑了,要抓紧时间登记处理。”市区汤陵街道风华社区的志愿者通过在邻长微信群宣传、播放宣传音频、张贴宣传海报等多种途径,调动社区居民处理电动三轮车的积极性。“现在居民们登记三轮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大家都在主动处理自家的三轮车。”据风华社区党委书记王坤介绍,自从开始治理电动三轮车以后,辖区内的小区和学校通行也更加顺畅了,居民们都说处置电动三轮车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截至目前,风华社区已摸排登记电动三轮车4352辆,已处置3086辆。
“这几天广播经常播送有关治理电动三轮车的消息,我刚到社区办理登记并在附近的车行处置了电动三轮车。”风华社区居民张巧玲到社区主动登记并处理了自家的电动三轮车。“学校离家不远,以后接送孩子就主要靠步行啦,既低碳环保,又能让孩子多锻炼一下。”张巧玲说,孩子学校还发了学生公交卡和陪读卡,要是刮风下雨,就让孩子坐直达的公交车上下学,方便又快捷。
记者:丁圆
编辑:丁静 审校: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