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志岭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刁志岭者,亳州利辛人也。出于平凡之家,寒窗苦读十五春秋;供职律令之堂,勤耕法庭三十五载。身先士卒,殚精竭虑。长夜孤灯,案牍疾书。宵衣旰食,终积劳成疾。辛丑冬月,厅堂释法之际,突发心脏病疾,与世长辞,溘然西去,终年五十又六。市委追其“优秀共产党员”,省高院追其“个人二等功”。尝有昔日同事喻其为皖北黄牛,踏遍阡陌,奋蹄耕耘,洞察明镜,揽尽悲欢。对党忠诚,信念坚定。肩负重托,义无反顾。惟愿天下太平、人间无讼,汇浩然之气,立天地之间,正位凝命,业峻鸿绩,功莫大焉。而今追思,犹在昨日,此赋记之,纸薄情绵。

志岭丹心一片,向阳而生。修身明志,卓然而立。入职法苑以来,强铸獬豸之魂,磨砺法治之德,燮理千家纷争,斡旋万民诉讼。植根基层三十五载,投身我党二十六年,记初心,担使命,奉公正司法为圭臬;头顶国徽天平,位列三级高级法官,奉铁肩,担道义,视人民大众如父兄。格物致知,诚心正意,钩沉致远,求真务实。执法办案,公断明判、释法说理、定纷止争、济贫扶困。辗转法院多个岗位,办理案件数千有余,精益求精,推法敲理,正曲直,断是非,敬终如始,无懈无怠。其深究案情,目光如炬,心细如丝,客观思辨,调证取据,明察秋毫,抽丝剥茧。听讼断狱,无私铁面,惩罪愆,盾权益,佑公道。虽卷帙浩繁,竟无一错案,同仁皆拍案称颂。经年累月,耕耘不辍,鞠躬尽瘁,几无班荆故道、觥筹交错之遇,亦无料理家务、关爱妻女之暇。志岭常悦然接受“支令”,意即驰援、协助他部旁庭,勠力同心,并肩协作,完胜多项突击、艰险之重担,有“救火队员”之誉,有“螺丝钉”之谈。因其斐然业绩、卓越贡献,生前获颁最高法院荣誉天平奖章。

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为志岭办案之重。法庭上下、田间地头,常见其奔走游说身影。调解有方,春风化雨,高下在心,歙然说理,娓娓道来,休休有容。关注柴米油盐、布帛菽粟,评说家长里短、市井巷陌。变对立为亲和,化干戈为玉帛。来着携怨忿宿仇,归去带欣然笑意。案结事了心结,天时地利人和。曾妥处国企破产一案,关乎家庭两百多户一千余人。志岭主动请缨,多方走访、实地勘察、了解真情。消弭纠纷、化解矛盾,终圆满调停各方利益矛盾,维护一方平安,敦促和谐稳定。国法天理人情,浑然一体。胸怀大同,自得大众赞声。曾撰长文提议稳定疏浚金融秩序,护航经济发展,纠治金融乱象,助力社会治理,其情在公,其意中肯,深得政府赞赏并采纳为之。

志岭素与人为善,谦和有加。同事相处,邻里交际,坦诚如一,肝胆相见,毫无隔阂嫌隙。默默无闻,甘为人梯。精心指导,不倦教诲,培养多人走上领导岗位。师从志岭众后生,皆呼言传身教、师父恩泽,绵绵如春江之水。两袖清风,洁身自好。可谓“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以“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莫伸手,生活上莫出丑”为座右铭,自警自律,志在笃行,实践承诺,以致冰壶秋月、清正廉洁、不尘不埃。机构改革之际,主动请辞,高风亮节,彰显淡泊宁静、心地无私。功成弗居,急流勇退,光风霁月,堪为楷模。

斯人远去,万人悲泣,无不扼腕。凝望前路,敬之仰止。屈原曰,“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李白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诚哉斯言!关山迢递,征途漫漫。我辈深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之势,唯有投袂而起、倍道兼程,夙兴夜寐、行远自迩。仰望星空、雄视前方。求司法公正之学,书依法治国鸿篇。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