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交通畅行 守护美好生活——亳州高新区扎实开展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之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集聚增多,不仅影响道路交通秩序,造成交通事故频发,随意停放还影响市容市貌。为有效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在亳州市中心城区开展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亳州高新区广大党员干部、“三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

全区线上线下齐发力,利用微信群、朋友圈转发最新治理相关通告信息,利用“小喇叭”、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放相关政策规定,提升群众知晓率。走上街头、走进小区对三轮车驾驶人进行面对面宣传引导,通过典型交通事故案例以案说法,劝导车主到所在社区和相关部门登记备案、处置,提升群众遵守交规的自觉意识。

第三社区管理中心开展电动三轮车治理攻坚行动

“三长”上阵 齐力攻坚

“作为一名邻长,我带头处置了三轮车。现在,在我的积极动员下,部门员工也都完成了各自车辆的登记处置。”正在国宾府小区入口协助张贴告知书的该小区秩序部主管丁峰说道。

近日,为最大限度消除电动三轮车存量,加快提升整体处置率,第三社区管理中心组织开展整治攻坚行动,下大气力,营造“畅行畅心”道路交通环境。

此次攻坚行动,聚焦在处置工作疑难问题较多的还原和商业小区内。5月6日下午6点,正值下班高峰期,中心各组人员及新进执法队员、辖区“三长”在各自包保小区入口处、楼栋间停车区开展整治劝导攻坚行动。

在国宾府小区、玖珑府等还在装修期内的新小区出入口,针对进出装修三轮车辆,工作人员现场询问车主关于整治工作、政策的知悉情况及本车辆的登记情况,对未登记、未处置具体原因做了详细记录,为车主讲清最后的处置期限和奖励政策,并逐一张贴告知书。

在整体环境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商业小区内,该中心采取“化整为零、逐个击破”方法,以“1+1+1”形式,即一名楼管、一位工作人员、一名执法队员,在全小区实行逐栋逐片摸排,逐一张贴告知书并拍照留存,对外来登记车辆,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属地社区,做到全覆盖、逐清零。在晚间,各组还专门安排小区物业“三长”、带班秩序队长,对三轮车数量进行清查,更新每日数据。据统计,在第一轮整治摸排攻坚行动中,共张贴告知书500余张,劝导完成处置车辆80余辆。

下一步,第三社区管理中心将继续坚持“去存量、逐清零”工作基调,以此次攻坚行动为基点,把政策宣传和教育疏导有机结合,倾力与执法部门配合,逐步高效推进处置率、领卡率实现新的突破。

在第二社区管理中心,电动三轮车治理劝导员对居民进行现场劝导

大力劝导 逐户敲门

连日来,在亳州高新区,“两代表一委员”与社区干部、物业人员一起组成劝导小组,来到各个小区劝导电动三轮车主尽早完成电三轮处置。

每天早上7点,亳州高新区芍花园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宣传队就来到社区各个小区,针对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进行入户宣传。

“咱的电三轮不是登记过了吗?尽快处置,到社区就能领公交卡了。”市人大代表、市妇联副主席孟丽君对观澜天下小区的一位电动三轮车车主说。

孟丽君告诉记者,芍花园社区共有13个小区、2个物流园,他们每天上午7点到8点半,下午5点到7点,都会到小区进行宣传,确保电动三轮车整治政策宣传不漏一户。目前大部分车主都非常配合,表示会尽快处置自己家的电三轮。

同时,亳州高新区第二社区管理中心南湖家园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三长”以及物业人员组成的宣传队也在各个小区进行宣传政策。

“享受公交卡奖励有三个阶段,5月10日之前处置的奖励1000元公交卡,5月11日到20日处置的奖励800元公交卡,5月21日到31日处置的奖励600元公交卡,6月1日起不再奖励公交卡……”南湖家园小区喇叭里不间断地播放着电动三轮车整治宣传政策。

“这是《给市民的一封信》,你瞅瞅。”每次见到有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劝导员便将宣传材料递到车主手中。劝导员们还逐户敲门,询问居民家中电动三轮车登记处置情况,对于还未处置的进行上门劝说。看到社区人员一遍一遍地进行宣传,小区居民也表示愿意配合这项工作。

“他们的工作做的非常到位,我们也都理解,这两天就去处置掉,不仅自己赶紧处置,还要动员身边的亲戚朋友抓紧处置。”南湖家园小区居民薛仰坤说。

南湖家园社区设置了11个劝导小组、8个电动三轮车处置点。“每个小区都有一个电动三轮车处置点,在处置点,电动三轮车还可以兑换电动两轮车,方便居民置换。”南湖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秋分说,该社区目前登记的电动三轮车有3258辆,处置2026辆,处置率达到了62%,接下来,社区还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劝导居民尽快把电动三轮车处置掉。

亳州市第一小学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家校携手 绿色出行

为贯彻落实中心城区三轮车治理工作要求,进一步营造安全畅通的校园周边环境,亳州高新区教育系统也闻令而动,积极响应治理号召,纷纷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文明劝导活动,切实落实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

连日来,市教育局高新区分局全体党员纷纷来到校园周边区域,向学生家长及市民发放《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并以唠家常的方式详细讲解电动三轮车治理的具体内容,提醒群众及时办理登记、处置电动三轮车,同时倡导家长公交出行接送学生,缓解市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幼儿园在幼儿园周边对骑电动三轮车的家长进行文明劝导,并设立治理通告展示牌,同时利用微信群、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对幼儿家长宣传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并温馨提示家长可以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接送幼儿。亳州市第一小学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向家长发放《关于开展市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等车辆治理的通告》及《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志愿者向家长介绍了电动三轮车的治理范围、治理对象、治理时间等情况。

亳州市第三小学要求各班班主任做好家长工作,耐心劝导,宣传治理理念,及时沟通,为家长做好服务,同时认真摸排学生乘坐三轮车上下学情况,做到文明安全出行。亳州市第五小学积极行动,由党员教师牵头,设立三轮车治理劝导点,并联合家长护学岗开展市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劝导工作。党员教师及护学岗执勤人员积极向家长说明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意义以及三轮车带来的各种交通问题,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亳州三十一中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组织志愿者向家长发放关于“绿色出行,拒绝使用电动三轮车接送学生”的倡议书,并踊跃投身治理工作中,有序摆放电动车辆。

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文明劝导活动,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接送学生时骑行的电动三轮车数量也大大减少。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不仅多了一层保障,而且校园周边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交通压力也得到逐步缓解。

下一步,亳州高新区教育系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压实学校治理三轮车工作责任,确保教职员工带头处置电动三轮车,教育学生上下学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引导家长绿色出行。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