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通畅、更安全、更整洁、更有序 市中心城区电三轮治理“满月”变化大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区交通更加顺畅了,校园周边不再拥堵了,小区停车更加方便了……自4月18日市电动三轮车治理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以来,市治理办严格落实《关于开展市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等车辆治理的通告》精神,扎实有序开展工作,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随着市区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的开展,市民们发现,交通秩序得到较好治理,城市形象得到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据了解,截至目前,登记电动三轮车共19.8万辆,已处置17.3万辆,处置率达87%。剩余的2.5万辆中,大部分是符合治理方案要求的保民生、保运转的车辆。

三轮车治理前,一品居小区随处可见三轮车乱停乱放的现象

三轮车治理后,一品居小区道路环境好转

道路交通更通畅

“以前早高峰上班,走到市区主要路口时,在非机动车道能堵上十几米,眼见着前方绿灯一次又一次地亮,心里干着急,就是过不去。”5月13早上7点30分,在市区魏武大道和光明路交叉口,市民刘悦骑着两轮电动车在停止线内等待红绿灯,大约一分钟后,绿灯亮起,刘悦顺利通过斑马线向对面驶去。

魏武大道属于市区主干道,也是刘悦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本来车流量和人流量就多,又有大量的三轮车占据了非机动车道的大部分路面,即使在有交警和志愿者指挥交通的情况下,交通也会十分拥堵,常常两三个红绿灯也无法通过一个路口。”刘悦说,自从三轮车治理开始后,她花在路上的时间少了一半。

刘悦的说法,记者在该路口执勤交警那里也得到了印证。“现在路面上的电动三轮车明显减少,早晚高峰期非机动车道的通行率,比之前至少提高了一倍。”市交警一大队薛阁中队中队长盛泽介绍,电动三轮车体积大,会占据大部分路面,影响后方车辆的视线。自从电动三轮车治理开始,路面电动三轮车减少后,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以前还有部分电动三轮车在路上行驶时,会无视信号灯的存在,横冲直撞;占机动车道、闯红灯、逆行、乱停乱放随处可见……”盛泽介绍,因不遵守交通法规,三轮车小剐擦不断,造成轻微的交通事故更是经常发生,“从近一个月的执勤中发现,因三轮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明显减少了。”

电动三轮车治理前,每逢上下学期间,在汤王大道一幼儿园附近大量三轮车拥挤到一起

三轮车治理后,幼儿园周边道路环境明显好转

校园周边更安全

5月16日中午11点30分许,在市区青云中心小学外,学生正有序地走出校门。虽然仍有不少家长在校门前等着孩子,但人群中已经很难见到来回穿梭的三轮车。

“电动三轮车没治理之前,每到上下学期间,校门外面都会聚满了各式各样的三轮车,有的三轮车还逆行、横穿马路,孩子需要小心翼翼避开这些三轮车,才能过到马路对面,真是太不安全了。” 正在校门口准备接孩子的王女士说,自己在校园门口就目睹过三轮车剐蹭到一个小孩子。

“我家孩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现在不忙的时候我会接送孩子上学,忙的时候就让他自己坐公交车上学。”王女士介绍,三轮车治理后,孩子无论是日常出行、还是上下学过马路,她都比以前放心了许多。

为了更好地开展三轮车治理工作,青云中心小学的学生踊跃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在校园门前向驾驶电动三轮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宣传三轮车治理的相关内容。“现在电动三轮车少了,我们上下学更加方便了,我们的安全更有保障了,城市也更加文明美观了。”青云中心小学学生李赫波说道。

记者注意到,除了青云中心小学外,在以往容易发生拥堵的丹华小学、薛阁小学、州东小学等校园周边,交通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学生出行更加安全。

小区环境更整洁

5月17日,在市区天润上层和盛世家和园两个小区里记者看到,虽然正逢周末,小区里车辆较多,但以往乱停乱放、路面拥堵的状况已经不见了,小区里很难看到三轮车的踪迹。

“因为电动三轮车体积大,占用空间多,电动车车棚里常常容纳不下,部分三轮车车主会把车停在机动车车位上,或者直接停在过道上。每到晚上或者周末车辆较多的时候,小区路面常常被堵住,机动车根本没法通行。”天润上层小区居民陈平说道,自从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开始后,小区电动三轮车明显减少,乱停乱放的现象明显改善。

“三轮车治理工作开始后,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宣传,提高了群众对最新政策的知晓率,扭转了群众安全出行习惯,形成了治理的强势氛围。”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书记郭侠介绍,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理,成效十分明显,社区的三轮车明显减少,社区环境有所改善,“社区共登记电动三轮车6923辆,截至目前共处置了6000辆左右。”

在位于亳州高新区的一品居小区里,电动三轮车身影也已经很难见到,以往屡被曝光的占用消防通道、堵住道路的现象也有了明显改观。

“以前三轮车数量多、管理难,部分三轮车不按要求停放,有的停在机动车停车位上,还有的停在消防通道上。” 亳州高新区第一社区管理中心伊顿社区党支部委员王文生表示,随着三轮车治理的有序推进,小区秩序明显改善,环境显著提升。

治理前,天润上层小区,三轮车随意停放在路边

三轮车治理后,天润上层路边不见乱停乱放现象

城市运转更有序

宽阔整洁的大街上,车来人往,一派热闹的景象。闹中取静的魏武广场上,年过七旬的李峰把自行车停放在非机动车上,悠闲地在广场绿荫下散起了步,“以前这个广场周围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很多电三轮,乱哄哄地不像样子,现在则秩序井然。”虽然李峰退休多年,但对亳州发展非常关心,也在持续关注三轮车治理的信息。

“城市越来越大,公园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美,但是不断增加的电动三轮车在大街小巷随意穿行,乱停乱放,让咱们的城市形象大打折扣。”李峰表示,电动三轮车确实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要看到,电三轮的激增以及部分电三轮不按规定行驶、不按要求停放,导致交通拥堵、事故增加等多方面问题,现在也是到了该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我们家之前有两辆电动三轮车,自从治理工作开始后,我就主动把三轮车卖了,每辆车分别领到一千元的公交卡。”市民王丹表示,原本担心的卖掉三轮车后会出现的不便并没有出现,反而乘坐公交出行后,更加省心安全了,更不用担心因为违停导致三轮车被拖走的情况。

在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中,我市不搞“一阵风、一刀切”,不是把所有三轮车全部禁止,而是采取“依法依规、科学周密、分类施策、疏堵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保民生、保运转等领域,对四类货运电动三轮车予以保留,彰显了城市温情。

“政府在治理三轮车的时候,充分为百姓生活考虑,优化了公交路线方便大家出行,对于保障城市基本民生的货运三轮车,我市实行备案登记、分类管理等措施,让人感到十分暖心。”市民杨玲说道。

按照治理工作方案安排,自2022年6月1日零时起,在治理范围内,除经审批通行的电动三轮车外,其他电动三轮车实行全天24小时禁止通行。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