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利辛县孙庙乡孙庙社区的罗新材正在家中手工制作小板凳。罗新材见到小亳就说,“多亏了李书记帮忙才赶在麦收之前把椅凳卖完。”
原来驻村工作队和罗新材还有一段爱心椅凳的故事。
罗新材今年57岁,家里有三口人。罗新材的妻子李平真患有智力三级残疾,儿子罗呈祥在外务工。罗新材一家如果单靠政府的帮扶和4亩土地收入也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但是罗新材想着自己会加工桌椅小板凳的技术,不能只靠政府的帮扶来过日子,便在农忙之余制作一些适合在家庭实用的桌椅板凳,逢集就拿到周边乡镇集市上售卖,这样就又额外增加了一笔收入。罗新材这种“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精神值得众多脱贫户学习。
前段时间,因疫情突发,孙庙乡实行静态管理,罗新材制作的小椅子、小板凳滞销近百把,望着“堆积如山”的桌椅板凳,可愁坏了罗新材。孙庙社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昆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身边的亲戚朋友和原单位同事,询问他们是否需要手工桌椅板凳,得到了很多同事和朋友的回应。
截至5月23日,按照市场每把30元的价格,李昆帮助罗新材共销售了60多把小椅子、小凳子。通过大家的爱心善举,解决了罗新材手工板凳滞销的问题。
通讯员:李凤兰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