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布老年人防诈骗消费警示 “免费”促销套路多 理性选择防受骗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从市消保委获悉,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守护老年消费安全,促进老年消费公平,市消保委联合市场监管局发布老年人防诈骗消费警示,提醒广大“银发族”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合理投资理财、舒心养老生活,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理性看待“免费”促销。老年人需要陪伴,渴望健康,希望能买到质高价低的商品,不法商家往往假借免费发放礼品、免费旅游、免费检查、免费试用、健康讲座等名义,最终诱导老年人花大钱消费。在此提醒老年人,增强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念头。同时,要做到不轻信陌生电话、不下载来路不明的APP,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陌生人提出汇款、转账等要求时,千万不要相信,更不要轻易汇款。

科学购买保健食品。老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购买保健食品应留意外包装上明显的蓝色草帽样标志和批准文号,仔细查看标签说明书,选购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保健食品,切勿盲目购买。保健食品非药品,不以预防、治疗疾病为目的,更不能取代药品对病人的治疗作用。广大老年人切勿听信不法商家的虚假夸大宣传,更不能停止正常服用药物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不要轻易选择预付式消费。预付式消费风险大,一些美容、保健机构经常会出现消费者预付费卡内金额还未消费完就进行店铺转让、停止经营的问题。如要办理预付费卡时要保留好有效合同、收据、发票等凭证,并核对商家营业执照与相关凭证的主体名称是否一致。千万不要听信陌生人的介绍或不实宣传以及一些体验式促销。

消费维权要及时。老年人要养成主动向商家索取购物凭证的习惯,当发现所购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是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要破除面子意识,主动告知家人,并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投诉举报,依法主动、有理有据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提醒广大青年人,要多了解父母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多为老年人提供一些科学的消费建议和生活上的悉心照顾,多一些陪伴,多一份耐心,共同为老年人营造舒心养老的幸福晚年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