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书记“朋友圈”卖板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昆正在核对小椅子数量

亳州新闻网讯  “李书记,手工制作的小椅子和小凳子还有吗?我再要两个。”“不好意思啊,已经卖完了,等下一批到了,我再给大家说。”5月26日,利辛县孙庙乡孙庙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李昆接到同事的电话,遗憾地说道。

不过,就在几天前,这些畅销的小板凳还静静地躺在孙庙社区罗园自然村脱贫户罗新材家中,像一座小山压得他喘不过气,对即将到来的午收也没了兴致。罗新材今年57岁,家里有三口人,妻子智力三级残疾,在精准扶贫政策帮助下,顺利实现脱贫。

脱贫后的罗新材对生活并不满足,一心想着凭借自己会加工桌椅板凳的技术过上更好的日子。于是,他便在农忙之余制作小椅子、小板凳,由于是纯手工打造,质量有保障,每次到周边乡镇集市上售卖都能销售一空,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然而,近期受利辛疫情影响,罗新材加工出来的桌椅板凳无法外出销售,越积越多,把他愁坏了。李昆在开展脱贫户日常走访时了解到罗新材情况,第一时间联系身边的亲戚朋友和原单位亳州晚报社的同事,询问他们是否需要手工桌椅板凳,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

通过亳州晚报社微信群和朋友圈,李昆帮助罗新材共销售60多把小椅子、小凳子和一张桌子。为了把这些桌椅板凳送到在亳州市区的同事和亲戚朋友手中,李昆用私家车拉了三趟才捎带完。目前滞销的桌椅板凳已全部销售完毕,销售款全部转交给了罗新材。

“多亏了李书记帮忙,才能赶在麦收前把椅凳卖完,这下终于可以安心去收麦了。”罗新材感动地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