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洛水 声音/吴宛谕
有人说,人生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童年是人生的起点,洋溢着无限可能性,理应是诗意的,不止“读书作业”,也有诗和远方。不经意,读到那些古代儿童的“涂鸦”,满满的羡慕嫉妒恨啊!
骆宾王的《咏鹅》,自古就是经久不衰的诗歌启蒙读物,百读不厌。年幼无知时读,少不谙事时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歌简单易懂,但关键不是诗的造诣,而是写诗本身。父母和老师都一而再强调,骆宾王七岁就写了这首诗!搞得我们多笨似的!但是,你们天天就让读书、学习,可敢让我们到河边玩耍,数数鸭、看看鹅?同样是七岁,差别就这么大啊!
骆宾王七岁写诗固然让人羡慕,但能自由自在地游戏、玩耍,才更让人羡慕。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没想到,寇准七岁就能三步成诗。真是人外有人!
话说,寇准父亲请宾客吃饭,大家喝得晕乎乎的,就喊出寇准让他以附近的华山为题,作诗助兴。寇准想呀想,走到第三步,就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寇准这活,我也干过,但技术含量太低——背诵别人的诗。那时,家里来了客人,父母就让我背古诗。我就山川草木的背呀背,“赢得身前身后名”。如今,我还暗暗抱怨父母,要是那会带我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没准我真就成了天才诗人。
唐代是诗歌的年代,“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连七岁的小孩都能写诗。
小孩姓缪,聪慧能文,7岁就以神童召试,深受唐玄宗赞赏。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应试作文《赋新月》:“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真说到心坎了——虽然我年龄很小,但眼里的世界很大。
六月,毕业季。教学生送别诗,写赠言,我竟在故事中淘到宝贝——七岁女孩写得《送兄》: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这就是差距,比距唐代还远!看看学生们写得赠言,这些年,学算白学了,活也白活了。人家七岁就能出口成章、文采飞扬,我教得孩子呢?如果数学口诀算,倒也能出口成章、倒背如流。我无视他们的苦苦哀求,决定取消野外活动课,抓紧背诗文……
从“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到“不愿一生被人安排”,无不线上线下热议。不言而喻,生活多么缺乏诗意和远方。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呢?唉!我好像又错了什么……到底是谁偷走了诗意的童年呢?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