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端午节假期,市商务局等单位主办的惠民购车节上人来人往,新能源汽车备受市民的青睐。“仅瑞午节当天,就销售了17辆新能源车,单日销售打破了我们广汽埃安在亳州区域的销售记录。”一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市场经理袁慧鹏高兴地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亳州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整个乘用车的28%,高于全国22.7%的占比水平。
这两年,我市绿牌照的新能源汽车悄然火了起来。去年下半年以来,还出现一车难求现象。“我买的已经一个多月了,目前还没有到货。也是听身边很多朋友说新能源汽车不错,所以才买的,价格也能接受。”市民熊凯告诉记者。
市车管所副所长王肃亮介绍,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7194辆,其中2020年新增1500多辆,2021年新增5400多辆,今年前5个月,新增5161辆。“特别是市辖区这一块表现亮眼,今年不到半年的时间,新增了新能源汽车3627辆,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2801量。预计今年全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增加量将达到去年的两倍。”
安徽远景汽车集团投资人李振杰介绍,去年以来,亳州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根据全国保险系统的统计数据,4月份亳州市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整个乘用车销售的54%;1-4月份亳州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整个乘用车的28%,高于全国22.7%的占比水平。
几个月前,市民随梦瑶购买了一辆小型新能源汽车,她说,现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政府有补贴,并且没有车辆购置税,这种车用起来还很省钱。“不用加油,一个月充三次电就够了,花费30多元钱,完全没有负担。最重要的是,新能源车比较环保。”
亳州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许正松认为,新能源车热销的背后,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扶持,另一方面,市民平时用车费用相比燃油车要少得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大健康观念的提升,随着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购买“零尾气”、无污染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自然增多,这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发展现象,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
“汽车尾气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多种污染物,是影响环境质量的一大污染源。2020年我市大气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机动车是我市第一大污染源,污染占比约30%。”6月13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负责人赵立告诉记者,治理机动车污染,我市采取了淘汰老旧车、治理不达标柴油车、推广新能源车等多种措施,这两年新能源汽车增速特别快。
“17194辆新能源车辆,按每辆车年行驶1万公里估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万吨,氮氧化物排放500吨。新能源汽车的增多,有力促进了空气质量改善和‘双碳’达标工作。”赵立介绍,2021年,我市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仅为18微克/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五位。今年1-5月份,我市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仅为16微克/立方米,在全国依然位居第五位,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