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见创新:海绵城市有面子更有里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亳州城区北部,就有一座依水而建的“海绵城市”,它就是亳州北部新城。2012年开始由中铁置业与亳州市政府合作开发建设。如今,陵西湖畔新城起,美好画卷展英姿,为亳州增了“面子”,更添了“里子”。


天然氧吧 居民乐园

6月14日一大早,经过一夜风雨洗礼的陵西湖畔天空格外湛蓝。记者看到,一夜风雨过后,公园并未有任何积水。

伴随着声声鸟鸣,记者来到陵西湖湿地公园,园内绿树掩映、相映成趣,三五居民扎堆晨练、乘凉,好一幅娴静、舒适的生活美景。

一大早,西湖雅苑小区居民王珊来到陵西湖湿地公园与同伴们晨练。她和同伴们身着统一服装,挥舞着手中的龙绸彩带,时而辗转盘旋,时而飞龙上天,一条条鲜艳的龙绸舞得虎虎生威,在朝阳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观看,拍手叫好。

谈笑间,王珊与同伴们舞得心花怒放,心旷神怡。“每天早上我都和老伙计们来陵西湖湿地公园活动活动筋骨,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可以说是我们北部新城居民家门口的乐园。”王珊高兴地说。


陵西湖湿地公园位于市区花戏楼以东、北一环以南、雪枫路以西、涡河以北地区。看着如今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陵西湖,谁能想到十年前它还是一片公认的“臭水沟”?

“我是老亳州人,从小就在这岸边长大,对陵西湖再熟悉不过了。以前两岸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都往这湖里排放,湖面又小又臭还发黑,夏天蚊虫多的很,都是掩鼻绕行。”居民刘满意如是说。

而如今的陵西湖畔已经成为一个集生态景观、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商业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除满足游、憩、娱、赏的基本功能外,还引入了海绵城市技术,从而改善生态系统,避免或减少内涝发生。湖心岛、运动场、游泳池、栈道、廊桥……公园旧貌焕新颜后,陵西湖公园硬件设施日趋完善,现在还建成了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接受红色教育的“网红”打卡地。



湿地风光 生态重现

陵西湖公园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修补了城市生态,还有效转变了城市建设发展方式。

沿着陵西湖公园绿道、栈桥徒步向前走去,园内草木葱茏、树荫成片、风光旖旎,地势起伏有致,亭台楼轩相望,

水域绵延数里,群鸟嬉戏、鱼游浅底、水草丰茂,芦荡深幽,悠然漫步在生态画卷中,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



据了解,陵西湖经中铁置业亳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精心设计和整体改造,在建设过程中导入了国内先进水平的“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对原始湿地乔灌木进行保护性开发和水资源系统治理,使昔日的臭水沟变身“皖北江南”。

中铁置业亳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车孝跃告诉记者,在陵西湖湿地公园建设中,中铁置业充分践行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采用保护性开发措施,保留了园内300多亩的原生乔灌木。我们克服困难,对多株原生态、多年生的草木植物进行了保留,为了凸显亳州特色,保留了桐花树,补种了芍花、牡丹等植物,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成景。同时,我们对水资源进行系统整治,使之由原来的劣Ⅴ类水生态修复成Ⅳ类水,局部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水域面积达520亩,重现了三河交汇原生态湿地风光。


生态亳州 建设范本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目前,海绵城市已成为国家推进的城市建设新方向。

而如今,陵西湖湿地公园对“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探索更对提升亳州城市基础设建设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条曾经因缺乏保护而饱经沧桑的天然湖泊,经过精心设计和整体改造不仅有“面子”,而且更加有“里子”。



车孝跃表示,中铁置业秉承“信任源自责任”的理念,在规划北部新城基础设施之时,即着眼于北部新城的区域定位和发展愿景,超前、大胆引入一、二线城市新城建设理念与经验,引进国内多家知名专业策划、规划机构和设计、施工单位。引用了国内先进的海绵城市技术,采用的是全过程的低影响开发,即源头消减、中途传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我们一是对河底淤泥进行二次疏浚利用,充分杀菌、改良,一部分回填,建设了58个湖心小岛,供鸟类栖息,保护了生态平衡;一部分复垦到土地中,变废为宝。在建设过程中,共处理了36万方多年沉淀淤泥。二是修建植草沟和下凹式绿地、透水层结构;种植净化水质的挺水植被;顺着河边植草缓坡、漫滩湿地等,减少了自然界雨水对地表径流的冲刷,确保地表水对湖水的二次污染。陵西湖公园成为安徽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之一,更获得安徽省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安徽省城市设计示范项目等荣誉,被安徽省列为地方与央企合作治理生态工程的典范,成为亳州市的“后花园”和“会客厅”。

如今的陵西湖,春季,花香四溢,美不胜收;夏天,清新凉爽,溪水潺潺;深秋,层林尽染,满目金黄;冬日,银装覆地、纯洁无瑕。四面八方的市民纷纷来到陵西湖公园,在廊桥上散步、在大树下乘凉、在绿茵场奔跑。健身、赏景的身影与周围的红花绿树交相辉映,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在北部新城徐徐展开。

以陵西湖公园为核心的亳州北部新城正深切感受着这湖碧水带来的“红利”。陵西湖公园的建设,不仅修复了城市的生态基础,还带动了北部新城的开发。目前,北部新城区域内已开工建设各类项目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吸引各类房地产及配套投资200多亿元,构建了“三心”“两轴”“一带”“九区”“多节点”(“三心”指陵西湖东侧行政办公中心、香附路商业休闲中心、新华北路商业中心,十字发展轴为陵西湖文化休闲轴、香附路生活服务轴,“一带”指涡河城市风光带,“九区”指陵西湖生态文化区、香附路商业风情街区、行政办公区、六个居住社区,“多节点”则是指六个社区中心。)的空间结构。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先进的建设理念,为生态文明、美丽亳州建设提供了范本。

记者:赵琳琳/文 张延林/图  通讯员:李超、王磊、梁西海、王旭

编辑:丁静 审校:蒋海涛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