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到2025年,全市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常住老年人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亳州市老有所学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扎实推进“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加快解决我市老年学校基层薄弱、学习不便等问题,引导更多老年人参与学习教育,让有学习需求的老年人“有学上”“上好学”。
2021年11月30日,市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学员正在望月潭公园进行摄影创作(资料图片) 张延林 摄
市县乡村 同步推进
根据《方案》,计划到2025年,全市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常住老年人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分年度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数量达到省规定要求。覆盖市、县、乡、村四级老年教育体系的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在推进线下学习教育的同时,我市将畅通学习渠道,打造亳州本地特色线上学习资源。重点打造“亳州老有所学”手机客户端,开发线上学习资源,开设亳州本地特色课程,开通线上直播、线上互动交流、线上定制服务等系列功能,争取每年浏览学习突破10万人次。
多措并举 扩容增量
《方案》明确,我市将改建一批老年学习场所。整合盘活现有办公用房、中职学校、中小学校舍、文化馆(站)、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文体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各类存量设施资源,改造建设成为老年学校办学场所,重点面向城镇街道、社区,改建一批群众身边的老年学校(分校)。探索“养、医、文、体”等场所与老年人学习场所相结合,推出一批创新老年教育办学模式。
扩容一批。依托现有的市、县区老年大学、老年开放大学和乡镇(街道)、社区老年学校,挖掘办学潜力,扩大办学场所,扩充办学容量。依托亳州开放大学现有资源,加快推进亳州开放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实体班)建设。
新设一批。2022年底前,亳州学院利用现有设施资源举办老年大学,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老年学校。
网办一批。发挥市、县两级老年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优势,做大做强老年远程教育,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丰富内涵 提质增效
《方案》明确,我市将加强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符合老年学校办学需求、相对稳定、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依托本地高校和市、县级老年大学建设一批老年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加强老年教育教师培训。
丰富教学资源。按照省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指南,遴选、整合、开发一批通用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开发建设一批体现亳州特色的市级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
推进智慧教学。利用省级老年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和省级老年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推进老年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加强老年智能教育,挖掘推广一批“智慧助老”工作案例、培训项目、课程资源,有效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
坚持示范引领。对照示范老年学校建设标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创建一批示范老年学校。
加大投入 强化保障
根据《方案》,我市将加大老年教育经费投入。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多元主体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对改建的公办市、县、乡、村四级老年学校,按财政供给渠道一次性分别给予不少于30万元、20万元、10万元、3万元的改造建设补助。市、县级老年学校人均保障经费标准根据有关规定执行,市级一般不低于300元/年、县级一般不低于200元/年;县级以下公办老年学校,按200元/人·年标准拨付人均保障经费。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出租闲置的国有资产、落实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举办老年学校。
强化师资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都要积极支持老年教育,允许本单位职工(含退休)在符合有关规定、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到老年学校兼职任教。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校艺体医学类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到老年学校实习、任教并合理获取报酬。将各级政府举办的老年学校办学经费、专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