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乡背景下村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研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摘要: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其组织力的强弱关乎着农村基层党建和治理的质量。资源下乡背景下,村党组织出现了凝聚力弱化、公信力下降、向心力降低等组织力弱化的困境。应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政治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强化思想引领;坚守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提升组织力,确保其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资源下乡;村党组织;组织力

一、资源下乡背景下,村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界定

组织力本是西方管理学的一个概念,是指组织系统内各要素相互配合、高效协作所产生的一种力量。改革开放后,西方管理学传入国内,组织力理论研究进入学者研究视野。作为一种政治组织,政党的组织力是指为了实现其理想、践行其宗旨、宣传其主张、完成其既定目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协调能力。资源下乡背景下,村党组织的组织力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综合利用多种手段争取并合理分配利用各种涉农资源,以达到服务群众、完善基层治理、实现村党组织功能的一种整合力。

二、资源下乡背景下,村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村民的原子化和农村利益分化弱化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

所谓村民“原子化”是指在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由集体向个体的转变。过去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村民过度依赖土地,村民协作化水平和集体化程度都比较高,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之间彼此的依赖程度减弱,村民生产生活方式趋于分散。伴随村民原子化状态的另一种现象是农村利益分化。资源分配主体的特殊性和资源作用对象的复杂性,加上农村利益取向的日益多元化,造成农村利益分化加剧,利益博弈日益激烈。村民的原子化状态使得农村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村民越来越难组织起来,增加了村党组织组织动员群众的困难。农民利益分化日益严重直接影响村党组织的群众组织能力,村党组织的凝聚功能减弱。

(二)村干部权力寻租和“精英俘获”现象的发生侵蚀了村党组织的公信力

由于受缺少法治思维、程序思维以及有效的监管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村干部在处理上级涉农资源时往往受经济人理性的制约,在资源分配时倾向于利己的角度考虑,出现了村干部贪污腐化的现象,导致涉农资源无法合理利用,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降低,村级党组织的威信丧失。与村干部权力寻租行为相应的另一种严重影响村党组织公信力的现象是“精英俘获”现象。乡村治理中的“精英俘获”现象是指精英个体或群体对下乡资源的占有和支配行为。村里的党员干部、能人大户和成功人士由于具有在村里经济社会地位高、获取信息的渠道广等优势,比一般普通群众获取占有的资源丰厚。大量资源流入极少数群体,对实现乡村社会稳定发展和全面共同富裕极为不利,处理不好会动摇群众根基。

(三)农村党员的主体性缺失和对村干部监督不力弱化了村党组织的向心力

党员的主体性是指党员在党组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具体来说就是党员参与党的组织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农村党员的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村党组织的向心力。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农村党员参与党组织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感不强。有效的监督是村党组织正确行使权力的保障。资源下乡过程中,村干部能够掌握的资源越多,越需要有效的监督防止资源滥用。当前,农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监督和被监督意识还比较薄弱,普遍认为监督就意味着不信任。大部分党员群众碍于邻里乡亲的面子,或者迫于压力不愿或不敢监督。党员主体性的缺失严重和不能对村干部的有效监督严重损害党组织的向心力。

三、资源下乡背景下,村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路径探讨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政治领导是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的根本之路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必须强化政治领导。政党是一种政治组织,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根本方向和执政效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推进各项事业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领导各项工作中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强化党的政治领导是党领导人民推进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实践要求。村级党组织作为党的领导在农村的前沿阵地,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优势,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个领域。强化政治领导是村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根本,关系到村党组织建设的根本性、原则性、方向性。

(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强化思想引领是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的内在要求

新时期,针对乡村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人们思想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加强,必须强化村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功能,以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强化思想引领就是不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强化思想引领,从理论上来讲就是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及其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它作为引领指导农村工作的主导思想,确保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使农村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意志,确保实现党在农村的战略部署和工作目标。

(三)坚守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的必然选择

村党组织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领导群众、组织群众进行生产生活的基层战斗堡垒,与群众联系最密切最广泛。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是积极组织群众、有效动员群众进行乡村建设的能力,较强的组织力是建立在紧紧依靠群众的基础之上的。村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主动走进群众,倾听群众,集中民智,把民众的意见建议以及所反映的问题及时传达给上级组织,以便于党和政府民主决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村党组织群众基础越牢固,其组织动员能力就越强。为此,要信任群众,筑牢群众基础;要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2021年度亳州市党校系统重点课题研究成果(BZDXKT2021016))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