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箱夜市带火“夜经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每当夜幕降临,在市区一些街道、景区,一辆辆私家车依次排开,后备箱敞开着,一家家“袖珍店铺”就这样开张了。新潮的年轻人被吸引过来,边看边玩边自拍,沉浸在繁华的“夜经济”中。

占道经营的“后备箱”摊点

“后备箱经济”火了

今年夏天,“后备箱”经济突然火了起来,无论是在城市街道,还是在公园景区,都能看到装在后备箱里的“迷你店铺”。在市区曹操运兵道景区,打爆柠檬茶、捞捞面、香水柠檬气泡水、西瓜柠檬茶等名字新颖、款式独特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老板,奶茶多少钱?”“第一杯14块钱,第二杯半价。而且,我们的是纯手工制作的哦。”在一个奶茶摊前,老板正在热情地向顾客推销自己制作的奶茶,“我们可是最新款的奶茶,以前没有卖过。来一杯吧,味道绝对好喝。”

在市区体育公园西侧的嵇康路上,这里的“后备箱”小店更多,大约有四五十家,大部分经营的是饮料、食品,还有一些销售服装的。众多的街边小摊,形成了繁华的夜市,让沉寂已久的城市多了几分“烟火味”。

马路边上的“小酒馆”

摊主多是年轻人

李女士经营的有实体小酒馆,最近店里生意不是很好,看到“后备箱”经济蔚然成风,她也加入其中。“生意肯定有一些,但也不太多,主要是想尝试一下,反正是晚上下班过来,对店里生意基本上没啥影响。”李女士说。

在众多“后备箱”小店经营者中,大部分是业余爱好者。“00”后小何是个上班族,以前在咖啡厅调过鸡尾酒,因此他的小店主打自调酒。小何说,有车就能摆摊,不需要租门面,除了买酒需要一些成本,其他不需要什么开支。

“不过,我的目的不是挣多少钱,而且打发晚上的时间。”小何说,年轻人睡觉晚,即使不出来摆摊也没地方去玩,不如做点小生意,挣点零花钱,还能丰富夜生活。旁边几位刚刚放假的大学生也抱着与小何一样的想法,“重在体验生活”。

记者采访发现,与传统“摆摊”不同的是,从事“后备箱”小店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经营的商品也倾向于年轻化。与其说他们在摆摊挣钱,不如说是为了兴趣爱好从事一份“兼职”工作,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寻找新的可能。

新事物要监管好

“后备箱”经济是个新鲜事物,对繁荣城市“夜经济”,丰富市民生活有着诸多好处,但也衍生出食品安全、商品质量、商标真假之类的监管问题,尤其是一些缺乏实体店的“后备箱”小店,监管难度更大。

“很多‘后备箱’小店主打纯手工制作,甚至以现场制作为卖点。”一位消费者说,针对这种经营者自己制作的食品,是否需要相关资质,如何确保质量呢?希望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管理,确保商品安全可靠,并及时处理消费纠纷。

除此之外,众多的“后备箱”小店聚集在城市街道上,对交通难免造成一定影响。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城管部门将加大巡逻力度,对占道经营的“后备箱”小店进行劝导教育,确保道路通畅,维护良好的市容市貌。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