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道路交通环境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城建集团参与城区电动三轮车治理纪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急剧增多,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制约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电动三轮车治理势在必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在中心城区开展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城建集团迅速部署、共同参与治理工作,积极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1:高度重视,认真部署治理工作

一是成立组织,认真摸排。下发了开展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的通知,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并层层召开了治理工作动员会和专题会,认真传达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治理工作。按照统一部署,集团组织50人分赴城区50多个住宅小区认真开展电动三轮车摸底调查工作,为下一步分类处置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动员集团上下认真开展摸排工作,共摸排全体职工(含职工直系亲属)2164人,其中单位职工拥有电动三轮车685辆,职工直系亲属拥有电动三轮车220辆。对摸排出的电动三轮车,已于2月底前通过自行交易、送给治理区域外的亲戚等方式,全部处置完毕,并要求车主签署了《承诺书》,确保已登记处置的电动三轮车不再上路行驶。

二是试点先行,示范引导。按照市治理办的要求,集团下属子公司管理的建安文化广场周边管理区域率先规定禁停禁放电动三轮车,为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广场管理单位鼎诚商管公司开展了宣传动员和认真摸排,与摸排出的广场内使用电动三轮车的商户和员工47人签订了禁停禁放承诺书,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禁停禁放的规定。同时,要求广场巡逻保安加强对广场周边管理区域内社会上电动三轮车的管控,确保在控制范围内实现了电动三轮车的禁行禁放。

三是宣传《通告》,巩固成果。我市《关于开展市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等车辆治理的通告》下发后,集团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各级党委和党支部层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认真部署,及时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平台广泛开展“一通告”和“两封信”的宣传,确保从上到下、从职能部门到项目一线切实了解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的政策要求,坚决做到全力支持、严格落实。同时,认真开展了“回头看”,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确保已登记处置的905辆电动三轮车不在禁止区域内行驶。

2:志愿服务,积极参与路面劝导

为认真落实《通告》精神,确保将6月1日起严禁电动三轮车在规定区域内行驶的要求落到实处,按照市治理办的统一部署,自5月17日起,集团抽调20名精干人员在城区15个路口开展了劝导行动。参与宣传劝导人员无惧高温、坚守岗位,不厌其烦在执勤路口进行劝导,“您好,请问您了解6月1日起城区开始禁止骑行电动三轮车了吗,麻烦您登记下三轮车信息”。劝导人员连续两周分别在上下班出行高峰时段,到达指定交通路口,向过往电动三轮车驾驶员发放宣传资料,登记电动三轮车驾驶员相关信息,积极宣传相关政策规定,耐心劝导市民群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践行文明出行、绿色出行新风尚。

3:协助社区,配合做好治理工作

为认真落实好城区范围内禁行电动三轮车的规定,城建建团组织120多名党员干部自6月1日以来深入文明创建包保社区开展了电动三轮车治理劝导行动。志愿者们在望汤阁社区设立的5个电动三轮车劝导点开展劝导宣传工作,对未悬挂持有备案登记标识和通行证的电动三轮车进行劝导,为需要帮助的电动三轮车驾驶人提供服务,解答有关市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治理的相关问题。同时,对悬挂牌照的电动三轮车,告知驾驶人规定通行时间和路线,做到不闯红灯、不逆行,文明驾驶。劝导期间恰逢端午假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涛等节假日带班领导分别到望汤阁社区设立的电动三轮车劝导点,看望慰问参与劝导的集团干部职工,鼓励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坚守岗位,耐心细致地向广大市民群众做好劝导工作,争取理解和支持,认真遵守中心城区禁行电动三轮车的有关规定。

交通安全你我他

城市管理靠大家

城建集团将持续引导

广大干部职工

做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的宣传者

实践者和监督者

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来源:城建集团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