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的花戏楼,位于亳州北关老街、涡河岸边,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建筑上的砖雕、彩绘及戏文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花戏楼有"三绝",一绝是正门前这两根铁旗杆,每根重12000斤,旗杆高16米多,直插碧空白云间;花戏楼的第二绝在山门,是一座仿木结构的三层牌坊式建筑,上面镶嵌着闻名天下的立体水磨砖雕,玲珑剔透,琳琅满目;花戏楼的第三绝是木雕,分为普通木雕和大木透雕两种。
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因其间雕刻彩绘绚丽夺目而得名。花戏楼大殿为主体建筑,戏楼辅衬。大殿高10米,后为正殿,殿中供奉关羽木雕像。
戏楼舞台坐南朝北,呈凸字形。台正中书“演古风今”四个金字,台前悬木对联一副,右书“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左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舞台由木雕和彩绘装饰而成,其间有三国戏文十八出,另配垂莲、悬狮、鳌鱼、藻井等图案,雕刻玲珑剔透,彩绘堂皇绚丽。戏楼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两楼中间是前门,系仿木结构三层牌坊式水磨砖面建筑,一幅幅精美砖雕镶嵌其间。
来,让我们一起通过视频,感受亳州城市“名片”花戏楼的独特魅力!
视频摄制:陈庆霄 李国恩 孙悦 李欣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