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年龄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0岁一过,最大的变化就是不愿意记住年龄,也怕提起年龄。知道日子在一年年地向前走,却情愿自己的年龄戛然而止。有诗人这样说:当我16岁的时候,60岁是个遥远的港湾;而当我60岁的时候,反过来看,16岁又是一个遥远的港湾。确实,我年轻时,会看到老,但不会想到老,总以为老是别人的事情,跟自己无关。然而,真的到了退休那天,失落、茫然、慨叹,“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其实,岁月悄悄而过,年龄无声增长,很多事情大概是预想着很可怕,就像我当初发现第一根白发,惶恐、紧张。可当白发一根根成了头发的主力军,慢慢也就见怪不怪了。老了就是老了,于其整天唉声叹气,不如顺应年龄的变化规律,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走到了生命的哪个阶段,适当调整自己。就如同植物一样,顺应四时的寒暑变化,春季萌发,夏季繁荣,秋季叶落,冬季休整,如此,生命才能长久。

多年前,一封辞职信红遍网络,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简简单单的10个字,给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诱惑,当时的我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想是一回事,走是另一回事,记得当时自己给自己承诺:退休后一定要游遍全国。退休后,我做到了当初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去了仰慕已久的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贵州的黄果树飞瀑,四川的都江堰,湖南的岳阳楼,海南的三亚,甘肃的敦煌……我真像个顽童,也奢望学徐霞客,畅游天下。欧阳修《采桑子》中有“鬓华虽改心无改”句,我不仅两鬓斑白心无改,而似有返老还童之感!

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大半辈子,因为爱好,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到有人跳舞、唱戏,我都就会停下来看上一会,有时看到兴头上也会加入进去。那天,在公园见一帮大妈们正跳舞,我站在一边看,这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吸引了我,她的一招一式都那么“有份儿”,脸上的笑容告诉我她是多么陶醉。一曲结束,我走到她面前主动提出带她跳一支舞曲。老人家高兴地接受了我邀请。我们一边跳着一边闲聊,问她高寿,她说:“我82啦。”那语气,那神情,让我连声惊叹:“82岁啊,您老精神真好,真看不出来。”老人家一听呵呵笑了。笑声里,我听到了一种岁月积淀的云淡风轻。

退休后,习惯于傍晚户外随意散步。一花,一草,一鸟,一石……都是途中的小友,可随时为它们止步,只需目光,不用言语,甚好。作为一名常与文字痴缠之人,散步不仅是我放松身心的方式之一,而且常常还给我带来许多灵感。不少时候,我会边走边想着电脑上正处在进行时的一篇稿子,走着走着,脑子里突然会跳出一个情节,一句躲藏已久的格言,这时候,我会停下脚步,赶快把这些文字记下来——不用笔不用本子,我掏出手机,自己给自己发一个微信,瞬间搞定,此刻的得意之情,惟有“呵呵”可以表达。

晚年是美好生活的开始,是一种从容、恬淡、优哉游哉的状态。回味退休这些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善待晚年的自己,做与自己年龄相符的事,就会觉得快乐。快乐没有大小之别,也没有贵贱之分。跟随快乐的脚步,夕阳路上,从从容容、洒洒脱脱,只剩日月江河,只剩忘掉年龄的自己。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