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峰:创新标本工艺 斩获全国大奖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贺峰在农村进行中药样本采集

贺峰是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2018级03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传统标本在后续存储中很容易变质,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和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知识,成功研发出新型标本制作技术并斩获了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国赛银奖。

发现问题 决定创新

贺峰考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后,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传统中药标本多为腊叶标本、浸制标本、树脂包埋标本,且存在保色时间短、化学试剂毒性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放热严重影响植株原生形态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贺峰和团队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研究。“在制作新型中药标本的过程中,水晶包埋标本技术是创新中药标本技术的关键。但是,研究水晶包埋标本的高分子材料远没有想象的简单,国内没有可供选择的材料,国外也对我们有技术封闭。唯有创新,研发出贴合我们需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才能找到出路。”贺峰介绍,在创新中药标本的过程中,包埋材料的选择是第一难题,每一环节都要实现优质高效才能研发出基于地方特色的系列中医药文化创意标本。

结合老师的指导,采用新型超低温技术解决了传统腊叶标本保色时间短问题;并开发了新型无甲醛浸制标本保色溶液,使浸制标本更加安全环保;通过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突破了国外水晶包埋标本的技术封锁。

不畏困难 终获大奖

贺峰自2019年在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接触中药标本专业知识,在第四次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学习植物标本的制作技术,结合传统标本存在的短板,探索新型标本的制作方法。

贺峰说,他们在制作中药标本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在固体凝固过程中,他们还遇到了放热影响植物原植株颜色变色的难题,经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对比,贺峰和团队成员选定了一款新型高分子材料。在实验室制作过程中,老师又带领他们针对选定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作配比,进行数据分析,最终成功研究出了新型高分子透明材料,解决了水晶包埋标本填充体凝固放热的问题,大大减轻了固体标本的重量,经过不断的实验,2021年成功突破了国外水晶包埋标本的技术封锁。

后来经由不断地打磨升级,探索信息化结合中医药标本的新型产品应运而出,最终贺峰团队的《基于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创意标本》项目荣获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国赛银奖。

继续探索 传承文化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亳州人能扎根在亳州,贺峰从小就耳闻目睹着这座城市的中医药文化。2018年怀着对中医治病救人的憧憬和“内护家门 旁及亲族”的思想,贺峰报考了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药学专业,他认为投身热爱的中医药事业中是他莫大的荣幸。

通过学习创新中药标本的技术,贺峰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投身中医药行业的决心。“小小的中药标本制作起来都有这么多门道,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继续在中医药行业里发光发热。”

“未来我很想回到母校做一名中药鉴定学的老师,传承中医药文化,继续在中药鉴定、中药标本制作技术领域作出贡献。”贺峰说。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