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亳州市第四中学、亳州市第十五中学分别成为谯城中学教育集团的南校区和西校区,谯城中学也发展成了包括校本部和亳州市第六中学(北校区)在内的亳州市谯城中学教育集团。新学期,学校将整合教育资源,在一校四区实行“五个一体化”办学模式,实现在师资、课程、评价、管理、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共享,进一步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做加法”,助推中心城区教育均衡发展。
“一校四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谯城中学
崭新的教学楼、宽敞的塑胶操场、长长的廊道……走进谯城中学西校区(亳州市第十五中学),目光所及,处处都是新景象。
谯城中学教育集团西校区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区位于谯城区人民路以北、桐乡路以西,占地约116亩,总建筑面积约4760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906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8537平方米。设计包括初中24个班,小学36个班。学校配备有图书综合楼、实验综合楼、食堂报告厅、学生宿舍、风雨操场、看台、地下车库、室外运动场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后,可提供学位2820个。
该校区目前已经建设完成,今年秋季正式启动招生。计划招收小学一年级6个班,中学七年级30个班。
亳州市第四中学位于市区三曹路西段,学校创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50余亩,可容纳36个教学班。作为谯城中学教育集团的南校区,今年秋季,该校计划招收新生15个班。
北校区(亳州市第六中学)位于北部新城,陵西湖畔,占地面积70亩,54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3000人,是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的一所智慧化校园。今年秋季,该校将计划招收新生20个班。
据谯城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张华介绍,另外三个校区将采取“新老教师搭配”的方式,由谯城中学本部对师资力量进行统一分配。
“谯城中学教育集团一校四区将采取‘五个一体化’管理模式,即学校管理一体化、师生成长一体化、教育资源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经费管理一体化。”张华说,集团将充分利用和平中路校本部成熟的管理经验,配齐配强校区领导班子,管理制度力度不减,分管校长和年级主任负责制,统筹管理,协同发展。各校区每学期将集中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基本功大赛,素质教育开放周、师生文体活动,同模式的质量检测、质量分析,质量跟踪,以活动促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基本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育集团还将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发挥教育资源共享的团体优势,大力推进南北西三校智慧校园建设。各校区老师将进行统一绩效考核,班级量化考评统一标准和力度。
谯城中学教育集团北校区(亳州市第六中学)
谯城中学教育集团南校区(亳州市第四中学)
谯城中学教育集团西校区(亳州市第十五中学)
“青蓝工程”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多年来,谯城中学用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赢得了家长的认可。2019年,谯城中学联盟校成立,亳州市第六中学成为该校的北校区。2022年,谯城中学教育集团成立,学校教育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谈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张华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一流师资队伍的打造。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所以我们要给年轻教师搭台子、架梯子、压担子,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张华说,学校对教师提出了“德高、业精、绩优”的目标。对青年教师提出“一年站稳讲台,两年站好讲台,三年出成绩,六年成骨干,十年成名师”的目标。
为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谯城中学教育集团研究制定了“青蓝工程”实施方案,以实现“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目标,进一步提升该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们学校由校级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承担培训任务,对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和人才振兴计划教师以及需要在教学业务能力上进一步提高的其他教师进行培养教育。”该校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侯自峰说。
作为“师傅”,老教师要指导“徒弟”认真学习“新课标”,指导“徒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做好备课工作,帮助“徒弟”审核教案,并提出修改意见,每两周为“徒弟”上1节示范课,同时每学期至少听10节“徒弟”的课,并对每一节课都要有详细的评点。此外,还要指导“徒弟”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课题研究、各项业务竞赛和交流活动,指导“徒弟”撰写教学小结和教学反思以及期末教学总结。每学期按照相关管理要求,还要对“徒弟”在结对期间的表现及时作出工作记录和书面鉴定等。
新教师周薇,两年前刚到学校时,对学校的教学要求不太了解,对教材也不是很熟悉,通过师傅的帮助,现在已能够独当一面。在前不久的第八教研片区公开课上,她的表现得到了区语文教研员的好评。而她的“‘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在区级、市级比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并被推选参加省级比赛。
学校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中做到“五个有效”,即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辅导、有效作业、有效测评,让教学成果更加显著。
在备课上,学校采取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依据上课的时间、特点,合理安排公开课、集体备课;上课方面,加强推门听课,打造高效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了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在辅导上,要求纠偏补差具体到人;作业上,要求注重作业的时效性,针对性,难易度,数量控制,批改及时,订正准确,做好总结反思,用好错题本。
落实“双减”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要发展,没有严格的纪律是绝对不行的,而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要制定可行的激励制度。
据张华介绍,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该校制定了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和职称制度,体现能人受奖,庸人受罚,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对于职称,是干工作的,干好工作的能评上,能早评上。不干工作,干不好工作的不能评或暂缓评。让广大教师争着干工作,抢着干工作。
“我们还制定了职称岗位晋升制度,设置多个档次,不代课、代不好课,不能使用高档。干得好的,家长学生给予好评的,优先使用高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张华说。
付出就有收获。2017-2018、2018-2019年度获得亳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6、2017、2019至2021连续五年荣获谯城区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2019至2021年连续三年荣获谯城区初中教育教学管理“特殊贡献单位”。
除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外,该校还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双减”政策,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该校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并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高效学习,高效复习,高效完成作业,确保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我们还创新推出了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中感受到成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谯城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吴继法说。
在作业布置方面,该校出台了《谯城中学“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谯城中学作业管理办法》《谯城中学作业公示制度》《谯城中学教学上课常规及作业布置管理制度》,对学生作业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在校均可以完成作业,少部分学生在家完成作业不超过半个小时。
该校优化学生课后服务内容,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基础服务”和“特色服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把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评优晋档和绩效工资的参考。
“我们将把这些成熟的管理经验带到各校区,并大胆创新思维,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向省内强校学习,实现自我超越,开启集团办学新征程,打造义务教育示范校,实现优质资源全覆盖,再树公办新形象。”张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