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增2500个公共停车泊位,停车将更加方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月28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暖民心行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城市便民停车行动新闻发布会,市城管局介绍了我市城市便民停车行动开展情况。

为解决群众停车难题,我市出台了《便民停车行动实施方案》,计划2022—2025年,市中心城区新增城市停车泊位5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新增1万个以上,每年新增2500个以上。

扩大停车设施有效供给

新建配建一批城市停车泊位。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和医院、商场、学校等公共建筑要严格落实停车设施配建标准。

改造新增一批城市停车泊位。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行动,充分利用空闲土地、边角空地、广场、车站、公园绿地、学校、医院以及地下空间,改造建设公共停车泊位。

盘活新增一批城市停车泊位。鼓励公共建筑、单位、小区等停车场推行“错时开放”,引导公共建筑、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停车泊位晚间对外开放,居住小区的停车泊位白天对外开放,盘活公共停车资源。

动态调整路内公共停车泊位。统筹考虑城市活动和交通通行,在确保车行步行、公交设施空间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布设路内停车设施。

加强城市停车设施管理

加强智慧停车管理。今年建成市区统一的城市智能停车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良性互动,细化停车分区管理,进行停车诱导,推进共享利用,实现无感收费,有效提升停车周转率。

健全停车管理机制。完善城市公共停车收费价格机制,实行“分区、分类、分时”等差别化停车收费机制,利用价格杠杆疏导停车供需矛盾,促进停车资源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提升城市停车配套服务

完善停车场充电设施。加强住宅、商场、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和交通枢纽等停车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20%,并逐步扩大设置比例,鼓励“临近车位共享”“多车一桩”等新模式。

支持停车场多元经营。在不减少车位的前提下,允许停车设施配建一定比例的洗车点、便利店等便民设施,大力推进停车场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

记者:武景

编辑:丁静 审校:蒋海涛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